【禁聞】美國加速中東撤兵 部署亞太劍指中共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12日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同意從伊拉克撤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則前往以色列、德國、以及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訪問。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為了應對中共亞太地區日益升高的軍事威脅,美國正重新衡量艦艇、兵力、導彈的部署,維護亞太區域安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與伊拉克外長侯賽因舉行視頻戰略對話,雙方同意撤走在伊拉克境內的2,500名美軍,這將是美國自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後,第二次由當地撤軍,但尚未定出時間表。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日前出訪以色列。雙方就兩國緊密合作,確保任何與伊朗達成的新協議,能保障全球、以色列及美國利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過去一直反對伊朗核協議。

奧斯汀還將訪問德國,會晤防長卡倫鮑爾。前總統川普去年下令駐德美軍縮減至1.2萬人,但拜登在上台後凍結這個命令,要求五角大廈重新審查撤軍計劃。這次兩國防長會面,預計將討論駐德美軍議題。

在過去幾十年裡,中東地區是美國海外戰略的重中之重,但打了兩次海灣戰爭,反使伊朗趁勢坐大,中共也藉美國陷入中東反恐戰爭的二十年裡,悄悄發展成美國的最大對手。

《華爾街日報》4月1號引述匿名美國官員表示,拜登已指示五角大樓開始從波斯灣地區撤出部分美軍部隊和裝備。外界認為,美軍或將戰略資源從中東轉向亞太。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李正修:「自從大家看到的,因為伊拉克在2003年被小布希政府派兵拿下來之後,反而讓伊朗坐大,伊朗坐大的結果,變成整個中東反而更加地不穩定,伊朗似乎核武的發展達到了一定的威脅性,這也是拜登政府希望伊朗是否重新回到這樣的協議當中。」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李正修認為,美國也意識到如果要將重心轉到東亞,必須適當地降低在中東駐軍以及軍事壓力。

李正修:「美國依然是主導世界全球安全事務的領袖,可是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現在真的力有未殆,他不可能同時面對這麼多的區域衝突,尤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情勢,有轉壞的趨勢。奧斯汀到北約和德國的訪問,其實重點就著重在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衝突。」

旅美時事評論員鄭浩昌認為,面對北京的軍事威脅,拜登政府調整軍力勢在必行。

時事評論員鄭浩昌:「面對北京在軍事上張牙舞爪的樣子,拜登是不想作出回應也不行,所謂形勢比人強,但是呢,因為拜登政府跟川普政府相反,他是削減軍事開支的,錢少了,他能怎麼辦,所以就只能給挖中東的兵力,來補亞太地區的窟窿,而且這個挖的力度還要比川普的大才行。」

中共在南海的「灰色地帶衝突」正在升溫,菲律賓抗議大批中國民船在牛軛礁一帶集結。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Delfin Lorenzana)與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 III)通過電話,決定12號展開聯合軍演。

與此同時台海危機也在逐步升溫。李正修分析,中共傾全力在東亞、南海地區部署,面對軍力上的不對等,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考慮恢復1973年除役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

李正修:「他們現在看到了,第七艦隊要獨自承擔面對中國大陸的壓力,可能沒有辦法以一擋百,所以他們現在有可能會希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接處,部署新的第一艦隊,這樣的第一艦隊能夠協助第七艦隊軍力部署。」

最近幾週,俄羅斯兵力在烏克蘭邊境集結,對此動向,​北約表示了高度憂慮。隨著烏克蘭東部局勢緊張,這也意味著美國未來在亞太地區,將更依賴日、韓、印、澳國家的合作。

3月9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官菲利普‧戴維森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強調,要面對21世紀的最大威脅——中共,美國最緊迫的國防需求,是在亞洲部署威脅中共的遠程導彈。

採訪/陳漢 編輯/林岑心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