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加強出口管制 中芯近期海外大量掃貨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0月05日訊】中芯國際4日晚間證實遭美國進一步出口管制,正展開和美國工業與安全局初步交流。媒體報導,中芯過去幾個月已經開始「儲糧過冬」,包含關鍵生產設備與重要零組件,耗材更是採購超過一年所需的量,顯示中芯對美國的出口管制已先做準備。

綜合媒體新聞報導,對於美國施加的管制,中國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中芯事實上過去幾個月已開始對美國、歐洲及日本供應商大量採購,並超出今年的需求。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從今年初開始,中芯便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因為當時已經意識到美國可能進一步限制華為的非美國供應商使用美國技術。加大採購是在5月發生的。

中芯對外採購的項目包含關鍵製程需要的蝕刻(etching)、微影(lithography)設備,以及晶圓清洗機、測試機台等。其中必須經常替換的消耗性元件已囤積超過一年所需,以確保機器能夠正常運行和操作。

中芯還與中國其他的晶片製造商合作,建立此類零組件的共用儲備合作方式,並已建立了一個中央倉庫儲存這些產品。

雖然已經提前預作準備,但目前中芯還是非常依賴國外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包括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美商科磊(KLA),荷蘭商艾司摩爾(ASML)和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報導指出,美方對中芯出口管制的影響在未來會逐漸浮現。市調機構集邦科技分析指出,中國半導體設備自製發展也將受到衝擊,未來5至10年內達成自給可能性低。

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可供應最先進設備僅90奈米,集邦科技表示,12吋廠設備仍須仰賴美系供應商的支援,預期中芯國際28奈米成熟製程擴產及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發展恐受影響。

中芯國際目前有4座12吋(300mm)芯圓廠,北京和上海各2座;3座8吋(200mm)芯圓廠,上海、天津、深圳各1座;還有1座位於江蘇江陰的300mm凸塊加工廠。

觀察中國本土IC製造趨勢,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指出,中國本土主要IC製造營收來自中芯國際、上海華力微電子,記憶體主要來自長鑫存儲和長江存儲。IC Insights預估到2024年,中國IC製造仍有50%來自海外,包括SK海力士、三星、台積電等。

(責任編輯:盧勇信)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