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人熟知的假新聞媒體仍然在通俄門這個早已過氣的騙局上喋喋不休,現在美國司法部長約翰‧達勒姆(John Durham)遞交了第一份相關的起訴書。
如果有人以為這會因聯邦調查局前律師凱文‧克萊恩史密斯(Kevin Clinesmith)的定罪而停止,他一定沒有像我一樣在過去的三年裡不懈的跟蹤間諜門事件。
看看克萊因史密斯(Clinesmith)的起訴書揭示了什麼:它揭示了達勒姆(Durham)和他的調查人員正直逼國際安全局(FISA)法院所犯的欺詐核心。
這份第一份起訴書顯示,聯邦調查局的交火颶風小組和穆勒特別顧問小組(FBI Crossfire Hurricane)已在2017年6月之前充分意識到,迫切需要對國際安全局(FISA)法院隱瞞卡特‧佩奇(Carter Page) 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長期關係。
他們為什麼需要隱瞞這種關係?
因為他們指控佩奇是一名俄羅斯特工的所謂「證據」來自政治宣傳家克里斯托弗‧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
1. 他從克林頓競選班子那裡拿錢
2.他篡改了提供指控佩奇的關鍵信息來源(其原來是布魯金斯學院一名叫做Igor Danchenko的低級研究助手)。
假如聯邦調查局對FISA法院承認以下相關事實,將會發生什麼呢?
1. 斯蒂爾是從克林頓競選班子領取酬金的員工
2.他將布魯金斯大學的研究助手偽裝成俄羅斯情報部門的高級官員
3.而中央情報局本身說佩奇不是俄羅斯特工,而是中央情報局的情報資源,向其代理機構報告了他所有的俄羅斯聯繫人。
斯蒂爾偽造的證據
當FISA法院得知中情局指明佩奇是他們自己人這一事實時,法官本來可以開始仔細研究斯蒂爾的情報是否屬實。 假如法官這麼做了,一切精心策劃的騙局是可以被揭穿的。
聯邦調查局試圖在令狀中聲稱佩奇正在為一位俄羅斯最高官員工作,而佩奇卻一直向中情局更新匯報與他有聯繫的這位俄羅斯高官的最新情況,那麼佩奇怎麼可能是俄羅斯特工呢?
如果法官做了以上的調查,斯蒂爾的傳聞指控將會被揭露,而且聯邦調查局極有可能不會批准逮捕令。
因此,聯邦調查局不僅對FISA法院隱瞞了至少三個關鍵的相關事實以獲取逮捕令,而且在隨後的三個續簽令時一直在持續欺詐。
達勒姆將證明多數相關人員已知實情
克萊因史密斯(Clinesmith)更改了那份指出佩奇是中央情報局的情報來源的關鍵電子郵件。 克萊因史密斯這樣做的動機很明顯:承認佩奇是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人員會動搖整個監視令的依據。
在第四次續簽監視令時,克萊因史密斯(Clinesmith)更改了2017年中央情情局發送給FISA法院的那份電子郵件副本,並將更改的副本發給其他聯邦調查局及特別檢察官穆勒(Mueller)團隊成員。
猜猜這將使達勒姆證明什麼?
這樣一來,達勒姆就能以書面證據證明,克林史密斯以及其他聯邦調查局/穆勒團隊成員都了解佩奇的真相,但仍然在法庭上隱瞞這一事實,繼續通過延續監視令。這只能被描述為故意欺詐。
在司法部監察長邁克爾‧霍洛維茨(Michael Horowitz)於2019年12月發布的FISA濫用報告中,聯邦調查局特別監督官斯蒂芬‧索瑪(Stephen Somma)故意向FISA法院隱瞞了包括佩奇與中央情報局的關係等幾件事情,以取得佩奇的逮捕令。
根據每日來電者(Daily Caller)報導:
「該報告指出了他們隱瞞情報的六個方面,這些情報都與聯邦調查局指控佩奇是俄羅斯特工的理論相矛盾。 根據該報告,案例代理人扣押了佩奇和另一位特朗普競選助手喬治‧帕帕多普洛斯對『斯特凡(Stefan)』 哈珀(Halper)所作的開脫性陳述。 該代理人還隱瞞了司法部律師關於佩奇與中央情報局長期關係的信息。」
該報告中有一節詳細介紹了六個問題,其中索瑪故意扣押了證據以確保最初的監視令及其後續的三次續簽得到批准。
騙局不可能僅僅局限在克萊因史密斯本人
對於故意隱瞞證據以欺騙FISA法院,並採用蓄意欺詐行為而獲得授權監視令這種罪行的起訴根本不可能僅限於克萊因史密斯(Clinesmith)。 有太多證據已經公開,清楚地顯示這個騙局的範圍遠遠超出了他本人。
達勒姆(Durham)正在開始起訴,證明參與這一騙局的許多官員從一開始就知道佩奇是國家的叛徒這一指控是基於欺詐,並故意將中央情報局的情報來源栽贓為俄羅斯特工。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您將看到民主黨宣傳媒體(號稱記者)因認知失調而遭受痛苦,因為他們仍然聲稱通俄門騙局還在繼續,即使達勒姆(Durham)已經起訴了所有有關犯罪人。
原文The Russiagate Hoax Is Dead—But the Fake News Media Can』t Admit I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布萊恩‧卡茨(Brian Cates)是南得克薩斯州的作家,著有《沒人問我的意見……但看過來!》。 可以通過Twitter @drawandstrike與他聯繫。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