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落在盛夏中,天氣燠熱,是一年中最潮濕燠熱的時候。端午節午時古人稱「天中」,所以端午節又稱「天中節」。清代厲荃的《事物異名錄.歲時部.五月》記載:「(黃曆)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天中的溽暑、濕熱驅動毒蟲,此時正值五毒齊出的開端。所以隨著端午節的到來,中華古人也啟動了防疫保健的夏令衛生行動。
「五毒」一般指的是蜈蚣、蛇、蠍、蟾蜍、蜘蛛,這些帶有毒性的毒蟲。現代人常用化學藥品去殺五毒,中華古人則有睿智,比現代人更先進,使用純天然「五瑞」植物以剋制「五毒」,不會帶給人和環境遺毒的副作用或後遺症。
端午五瑞有個專有名稱:「天中五瑞」,指的是以下這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五瑞」具有驅除溽暑毒害的功能,其中有的具有強力健身功效,有的則具有毒性,可以毒制毒。
五瑞的功效
菖蒲是「天中五瑞」的代表。菖蒲也是文人心目中的「花草四雅」之一。它的葉形如挺直不屈的劍刃,有菖蒲劍之稱。
《本草綱目》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以見得菖蒲的根性強壯。《本草綱目》說,一般用來驅蟲的是「水菖蒲」(溪蓀),生溪澗水澤中,蒲葉瘦,中心無脊,根高二三尺。
端午節當天,可以把菖蒲、艾草和其它「天中五瑞」植物懸掛門柱、簷下以驅邪辟毒。也有加上榕葉一起懸掛。
另外,可用菖蒲切碎泛酒水中用來洗浴淨身,稱為「浴蘭湯」。端午「浴蘭湯」起源甚早,早在漢代甚至屈原時代就有。《荊楚歲時記》記載,「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禮》(按:《大戴禮記.夏小正》)曰: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浴蘭湯兮沐芳華,華采衣兮若英。今謂之浴蘭節。」現在韓國年年端午都舉行「浴蘭湯」保健的傳統儀式。
艾草
艾草又稱艾蒿。《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至熱。純陽的艾草殺菌、保健功能很強。晒乾後的艾草泡水薰蒸可以消毒止癢,熟艾絨放入香囊掛身上也可以驅蟲保健。
《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這天一大早採得像人形的艾草,懸掛門戶上可以禳除毒氣(「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盛行於南北朝的風俗,一直保留到今天,受到後代珍惜。
大蒜
大蒜中含有很高的硫化氫和大蒜素,是抗菌大員之一。古代就利用蒜汁消毒傷口、對抗黴菌、細菌、驅趕寄生蟲。《本草綱目》記載蒜可治療便毒、諸瘡毒和治蠱毒。碰到蛇蠍、蜈蚣螫咬起瘡,可用小蒜搗汁服用、餘渣敷瘡。
石榴
石榴又稱安石榴,是在漢代時從西域傳入的水果,五、六月開花。它的維生素含量極為豐富,且具有解酒、祛毒的功效。石榴樹的根莖皮含有石榴皮鹼,對於人體內的寄生蟲具有驅蟲、殺蟲功效。
龍船花
龍船花是俗稱,在中國南方福建、浙江一帶,在划龍船的時節,也就是端午節時仙丹花開了,所以俗稱它為「龍船花」,又稱五月花、山丹花、女貞草 、狀元花……等等。白龍船花是紅龍船花的變種。將其花冠陰乾磨成細粉,調米酒可作為外傷的外敷藥,塗於傷口患處,可止疼消腫。
菖蒲、艾草和蒜頭另有「端午三友」的稱號。人們以菖蒲作寶劍、艾草作鞭子、蒜頭作錘子的化身,作為退蛇、驅蟲、抗病菌的「三種武器」象徵。五瑞克制五毒,啟動端午時節的衛生保健防疫警覺。
「榴花角黍鬭時新,今日誰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風客,却隨蒿艾上朱門。」(戴復古《揚州端午呈趙帥》)此詩中,瑞草飄飄招展,正展現端午節的夏令衛生節景。
-【中華文化300問】待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