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秋啃秋貼秋膘 立秋時節的傳統習俗

【新唐人2018年08月07日訊】8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下面隨記者來瞭解,關於「立秋」的傳統習俗。

立秋是步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也就是說,到了立秋,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不同於夏天的涼爽,早晨的大地出現霧氣,感陰而鳴的寒蟬也會開始鳴叫。

暑去涼來,落葉知秋,早自周代開始,每逢立秋,天子便親率三公九卿到西郊「迎秋」,殺獸祭祀,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裏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此時梧桐會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農諺說:「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立秋日對農民來說是格外的重要,此時中稻開花,大豆結莢,玉米吐絲,棉花結鈴,各種農作物正值生長旺盛的時期,對水分的需求也十分迫切,為避免受旱,江浙一帶的農人們常在這天將備好的祭品送至田間地頭,向田祖禱告,祈求豐收。

貴州一帶,會在立秋前後「嘗新」,將新米煮飯獻給各路農神,然後再奉給家中的長輩。湖南,江西一些平地極少的山區,會在自家院牆和房頂上「曬秋」,晾曬農作物。

立秋這天,瓜棚裡,樹蔭下,人們會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啃秋」,「咬秋」 ,紅瓤的西瓜,綠瓤的香瓜,金黃的玉米棒,白生生的山芋,都是啃秋的好物什,浙江的一些地區還有西瓜就著燒酒一起吃的習俗,人們認為這樣可以不生秋痱子,也會避免腹瀉、瘧疾等疾病。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做對比,為補償夏天消耗的體重,人們通常會在立秋這天燉上一鍋紅燒肉,以肉「貼秋膘」,同時,也算是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儲存能量。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此時盛夏的餘熱未消,秋陽仍然肆虐,不但要多吃些滋養潤燥,安神止渴的食物,預防「秋老虎」,還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食物,適當多吃些酸味果蔬。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