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習近平棄置金正恩的三重背景

11月24日,中共宣布暫時關閉與朝鮮的主要通道「中朝友誼橋」。這標誌著種種壓力之下,習近平已決心棄置金正恩,雖然對習來講這遠非一個輕鬆的決策。

中共與朝鮮金氏家族淵源極深,兩國一度因朝鮮戰爭而結成「血盟」,毛、鄧、江、胡與金日成、金正日父子兩代有密切互動,並且朝鮮又是僅存的幾個共產主義國家之一,對授口實於政治敵手的擔心與習自身的共產主義情結,使中共對朝政策一直處於矛盾狀態,難「理」難「剪」。

而在2018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習近平為什麼會遽作決斷呢?當然有其不得已之情勢。

第一重背景,習金齟齬,金正恩聯手中共內部反習勢力,借核試驗和導彈發射攪局。

2011年12月,金正日去世,金正恩成為朝鮮世襲第三代領導人。2012年11月,習近平上台。一反慣例的是,兩人至今沒有會見。而習對朝逐步疏遠,例如習上台之初即訪問韓國,2015習年閱兵,韓國總統朴槿惠是座上嘉賓;這令金憤怒,最近的例子是拒見習的特使。

中共內部,習高調「打虎」集權,內鬥持續化、激烈化。而長期以來,中共和江澤民集團採取了扶持、縱容朝鮮的政策,把朝鮮當作可利用的棋子,因此,江曾派系和金正恩聯手,在關鍵時候搞核試驗和發射導彈及其它動作,試圖影響中共政局。

江曾派系和金正恩聯手有一個公開例子。2013年7月25日,中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訪問朝鮮時,表明中朝關係不再是「血盟」,而是正常國家之間的關係。但被江派劉雲山公然推翻。2015年10月,中共常委劉雲山參加勞動黨建黨70周年紀念儀式,與金正恩會談時當面公示江澤民的「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加強合作」十六字方針。

五年以來,習近平大規模清洗江派勢力,隨時可能與江曾攤牌,而金正恩在中共高層已難有代言人。當今,習對朝政策有了更大空間和更多個人色彩。

第二重背景,川普政策使朝成為中共的戰略負擔。

2017年初,川普出任美國總統。川普對朝、對華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第一,堅決反對「雙暫停」(即美韓停止軍事演習,朝鮮停止核試驗),要求立即、徹底解決朝核問題。1994年,美朝達成《朝核問題框架協定》,美國用糧食能源援助換取朝鮮停止開發核武器,事實證明這失敗了。2011年6月美國國會發布的《對朝援助報告》顯示,從1995年至2010年,美國向朝鮮提供的糧食、能源、藥品等援助規模共達到13.1285億美元,朝鮮卻成為了事實上的核武器國。川普不會再覆前轍。

第二,把中共和朝鮮捆綁在一起,把解決朝核問題作為對華政策之首務。中共一方面長期支持、放縱朝鮮金氏政權,另一方面又聲稱對朝鮮「影響有限」推卸責任。川普不管中共如何狡辯,在政策實務方面,直奔要害,施加壓力:「如果中國決定幫忙,那很好。如果不幫忙,我們將在沒有他們幫忙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還說,如果解決了朝鮮問題,那麼與美國的貿易交往對中國來說就會變得更好。

11月的川普亞洲行,美國三艘航母戰鬥群以罕見方式在西太平洋地區一起演習,這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這不僅是警告朝鮮,也是威懾中共。

在戰略層面,進入21世紀以來,為應當對中共勢力擴張,美國「重返亞洲」,而川普政府更是提「印太戰略」。朝鮮核問題,就是美國進行實質性戰略布局遏制中共的一個絕好支點。川普一改美國多年的綏靖戰略,中共面臨空前的戰略壓力。

第三重背景,大陸民間對朝鮮金氏政權的否定性認知。

金氏家族的世襲獨裁與朝鮮民眾的苦難,大陸民間普遍憤慨與同情,說朝鮮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昨天(「文革」)。筆者上世紀九十年底讀研期間,曾聽一教授說朝鮮金氏政權是「政治殭屍」。

金正恩上台後的種種倒行逆施,更令世人側目,尤其近期中國體制內學者和官員公開批評朝鮮和討論朝鮮崩潰的可能性。美國之音稱之為「出現輿論轉向的勢頭」。

例如,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汝瑰曾撰文說,不要讓朝鮮核問題轉變為中國人必須直接承受的包袱,在美國人還願意為朝核問題處心積慮的時候,中國人應該順勢解決這一個臥榻之患。朝鮮核問題的存在,不僅僅是核本身造成的威脅與危害,更在於,中國已經無法維護自身在東北亞地區的權益。

又如,今年3月19日,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沈志華在大連外國語大學的講座上說,走到今天,朝鮮事實上已成為中國潛在的敵人,而韓國其實可以成為中國的朋友。現在中國有人提出「不統、不戰、不鬧」的概念,試圖維持現狀,但其實「維持現狀對中國是最不利的」。朝鮮半島的現狀就是分裂的,南北雙方都想要統一,都想要「吃掉對方」。戰爭升級的危險隨時存在。因此,「不能任由他維持現狀,必須儘快改變現狀」。

在此種種情勢之中,習近平再三權衡作出決斷:棄置金正恩。當然,習當局也對美國提出條件,媒體披露要點有三:不出現敵視北京的朝鮮政權,美軍不得部署到中朝邊境一線;不產生核污染,禍及東三省;不產生大規模難民湧入中國。

習近平如真卸下朝鮮金氏政權這個負擔,幸甚!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