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8月03日訊】古代吳中一帶,船家行船最忌諱「住」與「翻」,因為船翻了或船停住了,都是不吉利,而「箸」與「住」同音,為圖吉利,故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快兒」多為竹製,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頭,便稱為「筷子」。
1、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
2、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裡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3、吃飯不允許拿筷子扎,這是犯忌諱的。
4、在用餐過程中,桌面上不能擺放長短不一的筷子,避免造成不吉利的「三長兩短」的局面。
5、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盤,那象徵貧困,因此民間就有「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的說法。
6、商代就有「箸」這個詞,漢朝以後,筷子就被普遍使用了。
7、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8、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
9、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裡洗一洗,也能用。
10、嚴禁將筷子擱到嘴裡嘬,以及嚴禁把筷子插到饅頭上、飯裡(這是祭拜時,給逝者吃的)。
11、幾乎是華人都會用筷子吃飯,這個習慣幾千年從來沒有改變過。
12、中國人因為吃飯和坐都是用傳統座椅(西式),離盤子遠,所以得使用很長的筷子。再加上在這三個國家中,中國的吃食最油膩,因此會挑選防止打滑的木製筷子,以方便夾住食物。
13、中國人可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筷子的。據文獻記載及考古研究推測,先秦時人們用手把飯送入口中,但食物經燒烤,熟食燙手,不能直接用手抓取,所以就藉助竹、木之類的枝條來挾取食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原來筷子就是這麼來的啊。
(編輯:張信燕/責任編輯: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