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為齊國之相,博見多聞,熟知禮儀。
晏子出使魯國,孔子令弟子們前往觀看學習。等到晏子拜見魯君的禮儀結束後,子貢回來向孔子報告說:「怎麼說晏子熟習禮儀呢?古禮有: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之說。晏子的作為卻與此相反,怎麼能說晏子熟習禮儀呢?」
晏子辦完了魯君的公事後,退而會見孔子。席間,孔子問晏子:「古禮規定,登階之時依次而行,不可越級而上;朝堂之上,不可以急趨而行;接受圭璋時,不需下跪。而夫子您所為皆與此相反,如此合禮嗎?」
晏子聽了道:「晏嬰聽說,在兩楹之間,國君與臣子各有固定的位置,君行一步,臣行兩步。因為魯君迅速登上,晏嬰惟恐不及,才越級而登急趨而行,以便能立即就位啊。國君授玉姿勢過低,不得已,晏嬰才跪下來,如此方能承接。況且,晏嬰也曾聽說,為人事,只要能謹守大節,至於小節略有出入,也是沒有關系的啊!」
晏子走後,孔子以賓客之禮相送。回來後,孔子對弟子們說:「禮,貴在因時制宜,像這樣不合常法的禮儀,惟有晏子才能行而有節啊!」
禮,重在實質,是內心誠敬的表現,《曲禮》曰:「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子貢看到晏子在形式上不守禮節,卻未曾注意到,是因魯君未能如禮去做,晏子為能守住大節,才在小節方面略有出入。
形式上有所出入,可一顆恭敬尊重的心,卻時時在晏子心中,這是禮的真實含義,也表現出晏子對禮的敬守。倘若只追求外在形式,表面上勉強做到,而忽略內在實質,那就喪失了禮的本意了。
責任編輯:又容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7/02/08/a131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