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大禹治水(三)

《水經註》記載: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於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禹鑿開山兩側的河道,河水繞山而過,這山如砥柱矗立急流之中巍然不動。禹將之命名為砥柱山。從此「中流砥柱」作​​為中華民族一種精神像徵傳誦。

巨靈擘華山

遠古時,首陽山和太華山相連,河水到此被山阻擋。華陰、潼關、朝邑當時是湖泊。要把水放出去,必須劈開兩山。為此,神仙雲華夫人邀請巨靈神秦洪海力擘華山,並會合眾神,西王母親自坐鎮。可謂群仙大會聚。

只見巨靈神秦洪海身體漸漸變大,他用巨手,抓住南面的華山,用腳蹬北面的中條山,兩山被劈開,河水從缺口向東奔騰而去。巨靈神的手印留在華山上,稱為“仙掌”。由於用力過猛,華山被他掰裂,一高一低,成了兩半。高一些的就是現在的華山,又叫太華山,低一些的就是少華山。

禹開龍門

《水經註》記載:禹治水,壺口始。呂梁山擋住黃河,山中有一個山口,類似壺口,鑿開壺口可以洩洪。禹就開鑿了壺口。

在壺口下游約五里處是被稱為“九河之蹬”的孟門山。大禹把此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河水出孟門之後,直撲龍門。

龍門山原來是一座大山和呂梁山脈相連,擋住黃河的去路,倒流的河水把孟門山都淹沒了。禹把龍門山一闢為二,像打開兩扇門,讓河水從峭壁間奔流而下。

《拾遺記卷二》中記載,禹鑿龍門時,遇羲皇,伏羲贈禹玉簡,用於度量大地、山川河流。

後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稱之為禹門。民間傳說,大禹鑿山至此,久挖不開,遂化身為龍,開山闢石,故稱龍門。

在龍門的附近有一條澗,叫鯉魚澗,鯉魚逆流渡到龍門,能夠越過龍門的就會變成龍,即所謂「鯉魚跳龍門」。

平息雍州水患

《尚書‧禹貢》記載: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積石山位於青海東南部,藏名阿尼馬卿山,意為黃河之祖,海拔6282米。

古渤海包括扎陵湖在內的廣大地域。黃河在扎陵湖中經過迴旋喘息之後,從湖東南散亂地流出,中間又經過一條長約二十公里、寬約三百多米的黃河峽谷,分九股注入第二個湖泊——鄂陵湖,入禹所導積石山。

黃河繞積石山東南流出青海進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擋,折向西北,穿過積石山與西傾山之間的甘肅瑪曲縣,流返青海,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黃河的第一彎。禹鑿通了積石山,又開鑿了西傾山、朱圉山(甘谷縣西南)。至此,壅州水患平息。

接著,禹又開鑿了渭水上游的鳥鼠同穴山、岍山、岐山、荊山,使關中河流、洛水、灃水注入渭河。使華山、潼關不再水潰四溢。岐山到天水之間的平原水退了,危山地區也可以住人了。

這樣,禹鑿通積石山,導水入壺口,經雷首山—中條山—三門峽—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太行山—恆山—碣石山,使黃河河道南河自潼關向東暢通,經過孟津、洛水入河處,到大伍,向東經過共水、淇水、濁漳水的入黃河處(今河北肥鄉與週曲間),向北分為九條支流,順利將水導入大海。至此黃河水系水土得以平復。

黃河自大禹治理之後,下游也有過幾次改道,但是總體說,黃河為利而不為害,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轉自《大紀元》 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