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有政治局常委在害怕「刑上大夫」

半個月前,中共官媒人民網在文史欄目中刊登了一篇題為《正解「刑不上大夫」:制裁大夫們要改以較文明方式》的文章。文章先是說「刑不上大夫」曾遭到過非常激烈的批判,認為它體現的是法律面前人與人不平等,所以是落後的。隨後,對其進行了「正解」,即「刑不上大夫」中的「刑」並非是指法律制裁,而是指肉刑、笞刑等刑罰,因此其確切的意思是對待大夫們不能加以刑罰,要對他們予以尊重。文章還舉了文革「刑上大夫」的例子,並在最後得出結論:「刑上大夫」的時代不可能是好時代。顯而易見,文章的點睛之筆就在於這最後一句。

無疑,作者對「刑不上大夫」所謂的正解也是片面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於《禮記》講述具體乘車的禮儀部分,最初的意思是貴族必須守禮,百姓卻可以免禮;對於違反乘車禮儀的下級,如果級別是大夫,國君就不能用刑罰羞辱。後世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刑」從簡單的刑罰有了更多的內涵。如《唐律釋文》說:「刑不上大夫。謂大夫以上之官,犯死罪非十惡之類,則在八議之內也。」「八議」是指「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即這些高官應該受到皇帝禮遇,不能皇帝想殺就殺。他們犯死罪可以減刑免死,但不等於不處罰;如果他們犯了十惡不赦的罪,皇帝也不能包庇。可見,「刑不上大夫」不過是在某些情況下免除死刑而已。

由此可知,打著「正解」旗號的這篇文章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以文革「刑上大夫」來得出「刑上大夫」的時代不可能是好時代更是大謬,因為其還是將「刑」限定為對身體上的刑罰,而非法律上的懲處。當年,毛為打擊黨內異己,大加殺伐,很多被其打倒、施加刑罰、害死之中共高官乃至普通人恰恰並未走任何的法律程序——因為當時根本沒有人尊重法律,甚至死後也不知葬身之地。文革不是個好時代與「刑上大夫」關係顯然並不大,「刑上大夫」不過是文革鬧劇的一個具體表現罷了。

那麼,這篇2011年原載於《百家講壇》雜誌(紅版)的文章為何現在被重登?筆者推斷,在這三年習陣營頻頻釋放「刑一定會上大夫」的信號,並通過抓捕徐才厚、令計劃和蘇榮幾個副國級高官以及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徹底打破了這一規則後,尚未落馬的幾個卸任、在任政治局常委如江澤民、曾慶紅、劉雲山、張德江、張高麗等也一再被燒烤,而內心恐懼的他們則通過各種方式給習近平下絆、攪局,雙方的生死較量已到了最後緊要關頭。

這可以從11月15日有習陣營背景的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發的一篇文章窺見。文章稱,三年前的11月15日,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三年來,他「每一步前行都充滿艱辛」,並與「各種利益集團、既得利益者決戰」,此處所言的「各種利益集團、既得利益者」就包括江澤民集團。

因此,將《正解「刑不上大夫」》舊文新登,傳遞的是兩個信息,一是向當局挑釁,即以「『刑上大夫』的時代不可能是好時代」來否定習近平的捉拿高官之舉,否定習的「打虎拍蠅」。二是表明某些人在害怕「刑上大夫」,害怕自己被拿下,這些害怕之人無疑應該有卸任和在任政治局常委,特別是那幾個一再被燒烤的常委們。只是再挑釁、再害怕,都無濟於事。因為釋放了「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擒賊先擒王」、「反腐沒有鐵帽子王」「決戰」等信號的習近平,已只能背水一戰,按照其在英國所言,就是他面臨的是「To be or not To be(生與死)」的抉擇。既如此,下一個落馬的常委將會是誰呢?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