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老漢每日記賬 菜籃子20年漲13倍

【新唐人2015年05月12日訊】江蘇常州天寧區雕庄街道一位72歲的劉琦東老漢,從1970年開始,堅持每天記日記,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翻開他的日記對比發現,現在菜籃子比起20年前已經漲了13倍。

「爺爺,您當時年輕的時候一個月才有20多元的工資啊,快看,那個時候兩分錢就能買一袋鹽,您一個月只用12.3元,您這是怎麼做到的啊……」劉琦東的孫女問。

劉琦東孫女的答案,就在劉琦東的日記裡面。

大陸媒體報導,劉琦東曾經幹過會計,他用自己的細心和耐力,從1970年開始,堅持家庭開支每日記賬,細到每日葷菜、素菜各自多少錢,40多本賬本密密麻麻地記錄下整個家庭的油、鹽、醬、醋、茶的日常開銷。

劉琦東說,一生都在和數字打交道,翻開生活中一本本厚厚的賬本,每天的收入和支出均記錄在紙上,每一項都記得清清楚楚,甚至於買菜、乘車等這些極小的細節,都能在賬本上面找到。

一年一本賬本,每一年的記賬本上都有當年的日期。翻開2015年的記賬本,剛剛過去的4月份,劉琦東一家的素菜消費了659.10元,葷菜是667.40元;而2004年的4月份,在他賬本上也清楚地記著:素菜消費了166.5元,葷菜是297.10元;同樣,1994年的賬本上,他家當年4月份消費的素菜是46.05元,葷菜是68.50元,「素菜的價格越來越高。」劉琦東說。

而在劉琦東的70年代賬本上,家庭最貴的一項開支是一個平底鍋,還不到兩元錢。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遷,家裡每次建房、造房、拆遷,劉琦東最先關注的都是他的這些「寶貝」。有一次,老房面臨拆遷,他看到了1970年的記賬本被當成廢品賣掉,他急了,「這是寶貝,我怎麼能捨得賣呢?」

劉琦東說,別人的傳家寶是金銀財寶,他家的傳家寶就是這些記賬本,因為它不僅記錄的是他家的生活,也記錄了幾個時代。

劉琦東說,這些東西恐怕除了檔案館之外,也只有從他的筆記本上找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