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觀察:李克強「哪兒去了?」

【新唐人2014年3月10日訊】(新唐人記者劉璿綜合報導)3月5日,中共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政府工作報告,77次提及「改革」,更提及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突破利益集團的藩籬。似乎回答了兩會前中國互聯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個問題:「李克強去哪裡了?」

據BBC觀察人士表示,自從李克強去年接任中共總理以來,跟前任總理溫家寶相比,李克強在媒體亮相方面明顯更低調;與習近平相比,李克強的頭銜和發表政策性講話都很少。對此,評論員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值得擔憂,也有人認為是自然分工。

其實,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前,已有財經類媒體和門戶網站梳理並發表了李總理過去一年的工作「清單」,做了哪些調研,出訪了哪些國家,在中南海主持了多少次專家座談會,提出了哪些指示,等等,像是替他作了一份年度工作總結。

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布朗(Kerry Brown)向BBC中文網表示,對於李克強在公共視線中的低調沒必要過分解讀、過度關注。

布朗說,「顯然,習近平是習李搭檔中的主導方,掌握了黨政軍的所有大權,這是一種自然平衡。」

布朗解釋說,相反,如果要是二把手李克強特別高調、活躍,經常佔據報紙頭版,音量超大,比一把手更出風頭,那倒容易被猜測是否影響政局穩定。

布朗指出,表面看是低調,但或許只是在做他的本職工作而已。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低調的不只是李克強;政治局其他幾名委員都極少有重要亮相,因為「習近平上台後已基本上把各項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共政治重現毛澤東時代一人專政的局面。」

林和立說,李克強雖然在政治局排名第二,但經濟決策權則握在習手裡;李負責國務院日常工作,扮演的角色是執行習近平確定的政策。

外界還注意到習近平兼任的「一把手」頭銜越來越多。林和立認為,這表明中共在政治改革方面在倒退,鄧小平時代的集體領導模式被推翻,而這種「不健康狀況」的危險性在於一旦出現重大決策失誤,糾錯會很難。

「李克強去哪裡了?」傳遞的另一層信息涉及對中國經濟改革前景的關注。

布朗認為,習李的目標和利益一致的;李克強能夠做他希望和必須做的工作,符合習近平的利益;李克強的目標是實現可持續快速增長,他周圍沒什麼人反對這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又使習近平更容易達到他的目標。

布朗說,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習李的目標有巨大差異,大致就是實現經濟可持續快速增長,社會穩定和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實際上,假如兩人之間產生分歧,那對任何一方的政治生涯都將是致命的。

李克強經濟改革遭遇江派阻擊

中共江派壟斷並把持了中國的主要經濟行業,在電信、金融、石油、能源、鐵路形成龐大帝國,成為中國最大權貴利益階層。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這是李克強所力主的一個經濟開放試驗區,被外媒稱為「李克強的孩子」,但李克強卻罕見缺席掛牌儀式。

上海自貿區自最初定下方案之時,就遭到了江派利益集團的阻擊,李克強甚至還為此發火拍桌子。

因此,這批人極力阻撓李克強,但不敢明說,但一直以各種理由來拒絕。在這種情況下,上海自貿區核心改革的金融細則都難以公佈,突顯中共相關利益集團的阻擾重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