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良臣:政府不是上帝 說要有信仰就有了信仰

【新唐人2014年2月21日訊】近日,人民日報評論員說:有信仰才有力量。沒錯。但認識止於此,很不夠。信仰來自哪裏,又信仰什麼,都是很重要的——即使如此,也還不夠。關鍵還要講明白這個信仰是建立在人民自由、自覺基礎之上,還是強迫人民信仰。不論信仰什麼,只要事實上是強迫,這種信仰就不可能是真信仰。試想,一個群體,如果是別人要他們團結一致,他們就必須團結一致;別人要他們一盤散沙,他們就不得不一盤散沙,這還能叫信仰嗎?在一個出版一本書尚且需要審查或需要買書號的國家,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在一個罷工、集會、示威遊行必須向政府嚴格報批並必須得到政府許可,而事實上往往又都不會被批准不會被許可的國度,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

信仰,不是我們想要人民有人民就會有的。政府不是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說要有信仰,就有了信仰。信仰,一定要得到人民骨子裏的認可。不能或不願乃至不肯正視人民真正的需要,卻要人民有信仰,只能是自欺欺人。否則,我們也就很難解釋,一個執政黨領導了六十多年後,為什麼還在強調自己領導的人民要有信仰。

今天還在強調這些,正說明在過去的大半個世紀,在中國,倘若算上那些已經逝去的人們,至少有20億的國民實際上一生並沒有真正的信仰,而有些人更是被誤導後糊塗信仰的東西害死了。最令人痛心的是其中有很多人由於其生活時空所限至死都沒能覺悟,今天想起來,特別難過。

或曰:難道說這個國家幾十年來無信仰乎?也不能完全這麼說。只是我們那些「信仰」事實上都是經過洗腦訓練出來的,甚至訓練到讓人們形成條件反射的程度。

說起來,六十多年,中國人在執政黨在政府的引導下所謂信仰的東西也「夥矣」:相信階級鬥爭一抓就靈是我們的信仰;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是我們的信仰;誰窮誰光榮誰富誰狗熊是我們的信仰;只要計劃經濟不要市場經濟是我們的信仰。到了文革,何只信仰,整個國家都瘋狂了,信仰到造起神來。於是,「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居然也成了中國幾億人的信仰。

直到今天,已經深入中國一代人骨髓的這種所謂「信仰」仍在侵蝕著中國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的心靈,讓無數過來的人們靈魂深處還在痛苦掙紮,一如魯迅當年談到讀古文時的痛心一樣:「正苦於背了這些古老的鬼魂,擺脫不開,時常感到一種使人氣悶的沉重。」以至於像著名歌手韋唯直到人類已進入資訊時代的今天,依然相信或假裝相信「毛主席」比她的爹媽還要親。有人可能會說,她不過是唱支歌子而已。果真如此,又正說明中國人到了今天,已經無所謂信仰不信仰,因為中國人的大腦早已讓一個又一個原本不應該成為信仰的東西占滿了,再也不肯騰出空間裝上一個新的信仰了。

事實上,中國芸芸眾生的信仰只是國家的信仰政府的信仰,而且就連國家政府也未必真是那個信仰,說白了,不過是現政權因要維護社會穩定不得不借用一下罷了。既然如此,這種硬要人民去信仰連政府都未必信仰的東西,又如何能信仰下去呢?

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三個宣導24個字,即「宣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宣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宣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時隔十五個月後,人民日報評論員最近在文章中又把這24個字認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說:「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中國夢的重要內涵,就是在尋求國家的價值內核、實現社會的共同理想、構建國民的精神家園。」

這讓自己有點糊塗起來。我們宣導的這些東西是不是只存在我們這種國家,只有我們在信仰?如果是,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與這個星球上那麼多國家不同?如果不是,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把這種信仰說成是「我們的」?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連一個信仰都不肯說真話,如果連信仰的東西都經不起人們討論、質疑,那麼,這種信仰又還有什麼「力量」?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