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0月18日訊】「一位女性,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她到矽谷發展,一邊工作一邊又修了個MBA學位,現在在一個世界頂級的IT公司裏工作。親朋好友都覺得她很能幹。現在她自己的女兒也快到了上學的年齡,回來看望父母時,大家見到她,就半開玩笑地問她,以後要把孩子培養進哪所常青藤大學,她卻很堅決地擺手說:我不培養,她能上哪兒就上哪兒。她說,中國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有誤區。在中國父母眼裏,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上大學,他們沒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為孩子的一生打基礎的事兒。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視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自信心、享受生活的能力等。她說實際上他們家現在的收入在工薪階層裏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錢自己也不會花,她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作為一個人,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單薄了、太謹小慎微了、太沒有色彩了。她為自己的這一切,感到遺憾。她絕對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樣。重要的是孩子要快樂、身心健康,對自己有自信、對生活有熱情,將來他們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去」。
這位女性對自己教育經歷所作的反思,是很深刻的。作為一個學生,她是「成功」的。她一路過關斬將,直至考取了外國名牌大學,並終於來到一個世界頂級的IT公司裏工作。這是令許多國人所羡慕的。但作為一個人,她卻是不幸的。她的童年和青年,很少有與同伴自由嬉戲的時間,很少感受過在大自然自由奔跑的快樂,很少讀過中外文學名著,而是整天忙於讀書和應試。這不但使她得不到一個青少年應該得到的幸福,而且也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她以後的個性。從整體上說,她這種教育經歷,是不可取的,違反人性,也違反教育規律。
值得欣喜的是,當她的孩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時,她終於認識到自己教育經歷所存在的缺陷。於是決計不讓自己青少年時代的教育經歷,在她的孩子身上重演,而更重視孩子在教育中擁有他自己的快樂,更重視給孩子自己文化成績以外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她的這番感言,既是她對自己教育經歷作出深刻反思得出的結論,也體現了她人文情懷的蘇醒,很有價值。值得每一個身為父母的人重視,值得每一個身為人師的人重視。
她的教育經歷,及她所作的這番感言,再次證實了這樣一個道理,即真正好的教育,不能以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學為標準,而應該以能不能促進青少年時代的身心健康為標準,而應該以是不是促進一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標準,而應該以能不能給一個人帶來一生的幸福為標準。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