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丘陵上的民族」客家

【新唐人2013年9月27日訊】客家是漢族在世界上分佈範圍廣廣的民族之一。客家主要居住在廣東、廣西和福建、江西等地。相傳是中原南遷的漢人,客家人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客家文化特點是耕讀傳家,帶有古代漢族的特點,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客家人大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來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也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

客家風情

1、補鍋頭

客家人節儉,鍋破了,補補再用,於是就有了「補鍋頭」的行業。補鍋人很辛苦,風風雨雨,走村串戶,起爐火,推風箱,滿面汗水,鍋底煤灰一抹黑,好在大家都熱情,倒茶水、送米菜,連小仔子(小孩)都搬椅搬凳,補鍋師傅也「會出門」千恩萬謝,伯姆長、大嫂短,嘴巴甜,手藝更好,補的鍋平又滑,炒起菜來唔(不)擋鏟(鍋鏟)。

2、放車筒

圍龍老屋門口有一個水塘,細仔子(孩子)們常往水塘「放車筒」,截一段麻竹來,捅穿竹節,唯留一底,往裡放些蚯蚓,然後沉進塘底用石頭壓住,幾天後再撈起來往簸箕里嘩啦啦一倒,哇,什麼滑哥(塘虱)、蝦公老蟹、黃鱔鯽魚等活蹦亂跳,十分喜人。

3、礱谷

要將穀子變成米,就要去礱谷。礱是客家一種傳統的糧食脫殼工具,由竹絲編形、內填紅土夯實,上面旋轉的為盤,固定的為座,交接處多有竹齒,用以碎谷脫殼,使用時以長木勾推轉可省力,速度宜快勿慢,可使穀殼分離勻稱、米粒不碎,故有快礱之說。

4、放米

要使谷糠與米粒分離出來,就要放米,「放米」的工具叫風車,純木質結構,利用手搖風力原理去除塵土和谷糠的糧食凈化工具,風車的前斗出精谷(或米)、二斗出癟谷(或糠)、尾口出塵土雜碎之物,分類有序。

5、磨豆腐

客家人逢年過節都要蒸粄磨豆腐,這些都離不開石磨,石磨是用麻石刻置而成的糧食碾磨工具,外形原理與礱相似,主要用於磨漿,著名的客家豆腐和發粄、味窖粄就是這樣磨出來的。與礱一樣,使用時配用木勾可省力,而速度則宜慢勿快,磨出的豆漿或米漿才細嫩滑膩。

6、踏粄

碓是客家傳統的一種舂米工具,木質結架,末端有一石臼,裝盛糧食,碓頭包鐵,另一端是踏板,上有扶架,使用時可扶手,配合腳用力踩踏,就這樣利用槓桿原理舂米成粉,客家人過年必備的甜粄(年糕)就是這樣打置出來的。

7、對歌

以前客家人主要的娛樂生活就是唱山歌,客家山歌用有幾種基本因定的內典調腔版,但內容極豐富,有敘事或對話式,更多的是情歌對唱,當然也有俏皮逗樂,男女刁搔的歌,任由發揮,即興而創,因此,客家山歌一般都是在山間勞作時,為放鬆情緒、排除疲勞時才唱的,故稱山歌。在莽莽的大山中,常常是不見人影,但聞歌聲,男腔女調,盡情放歌,山風飄送,山高水遠,無邊無際,十分引人。

8、撿等路

客家人走親訪友、特別婦女回娘家,都會準備些禮物,一般都自產的瓜果或自製米粄、發糕、雞蛋之類的東西,方言稱「等路」,誰家有人客來,左鄰右舍,特別是孩子,都會跑過撿「等路」,那熱鬧的場面洋溢著暖暖的情意。

9、上學堂

上學路上,山雨襲來,阿哥連忙扯下蕉葉,小弟拿書包擋雨,二妹沒忘帶斗笠,她卻用來護書包。

10、三叔婆

三叔婆是個有菩薩心腸的人,每當「唱歌人」(要飯的人)來到門前,她自己再辛苦,那怕只有一條蕃薯,都要送給人家吃。

11、討饒

客家人有個習慣,兩家小孩「搞上持」(打架),傷人的一方家長就會主動煮上一兩隻雞蛋,帶上自家小孩到對方家去認錯「討饒」(請求原諒)並保證以後改正。

12、慈母點燈

「瘦地種松柏,家貧子讀書」,客家人歷來尚讀,認為讀書是最好的出路,就是再窮再苦,都要繳(供)女子讀書,父母心意,如燈盞之輝,儘管微暗、也要照亮孩子的前程。

13、土地·母親

「娶妻當娶客家女」質樸善良,勤勞儉節的客家婦女,具有泥土一般柔韌的性格和溫暖的母性,象土地一樣孕育萬千生命的逢勃。千百年來,她們辛勤的耕耘著每一寸希望,為客家族群和客家文化的興起發展真正起到了半邊天的作用。

14、端豬紅

客家人有很多習俗都能體現「和親睦鄰」的觀念,端豬紅便是一例。不管誰家殺豬(是件大好事),主家都會把一碗碗香噴噴的豬紅分送給同屋的左鄰右舍,然後請各家的長者前來吃頓飯,於是大家都能分享到哪種快樂,十分愜意。

15、償酒

聞名瑕珎的客家娘酒,其製作工藝也很特別,其中最後一道叫「熾酒」,將娘酒原瓮置於露天空地上,在其周圍點燃谷糠、鋸末等燃料,用這種文火烤熾的酒既可去除濕氣,又可使娘酒更加香醇,酒熾好后,主家都要當場開瓮打酒,請左鄰右舍,尤其特別是有經驗的長者過來「償酒」,希望在大家的品評中學到更多。

16、客家圍龍屋

被譽為中國五大古民居建築之一的客家圍龍屋,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設計理念和豐富的人文內涵,成為粵東客家地區的人文地標。也因為養育了無數的客家兒女,承載著無比深厚的鄉梓情意,而成為無數客家人心中永遠溫暖的精神家園。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