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7月27日訊】福建省泉州市是古老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潯埔女與惠安女、湄洲女成為福建有名的「三大漁女」,她們都因漂亮而又特別的服飾和頭飾而被世人認識。
福建省的惠安女以吃苦耐勞出名,同時她們獨有的服飾也是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她們大多以漁業為主。當男子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時,惠安女成了建設家鄉的主力軍。
惠安女的傳統服飾獨具一格,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惠安女的典型特徵是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一首打油詩可以形象地勾畫出了惠東女傳統服裝的特徵:「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
崇武一帶的惠安女上衣為藍色,褲子為黑色。而小岞和凈峰一帶則分別為白色和藍色。惠東女腰上系著銀腰鏈,表明已婚。崇武一帶的銀腰鏈較為粗重,而小岞和凈峰一帶則相對較細。
關於惠安女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來還有一個炫富的傳說呢。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過此地,地方官吏為顯其所轄庶民十分富足,於是下令打制銀腰帶繫於女人褲腰上,同時弄短上衣以便讓銀腰帶顯露出來。此後,佩帶銀腰帶作為一種財富的象徵一直流傳下來!
長住娘家
惠安女的婚俗非常奇特,看上去有點令人難以理解和接受。多數惠安女都有「娃娃親」的習俗,在出生后不久即由家人包辦訂婚,現在仍有少數人延續該習俗。
「長住娘家」婚俗又稱「不落夫家」,現在已經沒有這一習俗。婦女出嫁三天後即回娘家長住,只有過年過節及農忙時到夫家住一兩天。只有等到懷孕以後才允許長住夫家。住娘家的時間至少有二三年,最長達20年以上,一般五到八年。她們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過三日。回夫家時多半要用塊布遮著臉,到晚上熄燈后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
她們在懷孕生子時不能生在娘家,生在娘家會被認為不吉利,所以必須在夜間趕到夫家生產,由於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於夜間,且多用布遮臉,所以常出現夫妻多年可互不認識的怪事。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習俗有了許多變化。
埔女頭上的花園
福建省泉州市潯埔村的村頭巷尾,隨處可見大海的女兒埔女,每天的潮起潮落都有她們的牽挂和希冀。
比起惠安女和湄洲女來,蟲尋埔女的傳統服飾沒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蟲尋埔女的頭飾卻是福建三大漁家女中最迷人的,以「頭上花園」來形容最為貼切。
從孩提起,潯埔女就把頭髮留長,到了十一二歲,她們就將秀髮盤于腦後,繫上紅繩,梳成圓髻,然後再穿上一支「骨髻」。髻心插上一支大鯊魚刺或塑料筷子固定,然後繞髻環戴二至三層時令小鮮花綴成的花環,再對稱地插上幾支大紅、桃紅色艷麗的簪花、絹花或鮮花,猶如現代城市中心春意盎然的鮮花壇。有的蟲尋埔女意猶未盡,又在髻心兩邊各插上金銀製成的雙角髮釵或梳子。這樣層疊有序、花團錦簇、芬芳飄逸的髮型,遠遠的,就已經暗香浮動,令人目眩神迷。
頭飾中常用的鮮花有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這些鮮花據說是宋末元初,由阿拉伯商人蒲壽晟最先移植而來。這些花草後來逐漸流入民間,成為潯埔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品,從她們的「頭上花園」可以看見泉州海洋文化的影子。
據考證;這種頭飾是由我國古代「骨針安發」演化而來的,體現了中國古代婦女裝飾的遺風。
湄洲女的「三綹梳頭」
明清以來漢族女性最有代表性的髮式——「三綹梳頭」,是目前可見的最接近傳統的式樣。
湄洲女是湄洲島籍女子的統稱,其最顯著的特徵表現在髮型和服裝上,相傳為媽祖親自設計,可以用「帆船頭、大海裳,紅黑褲子寄平安」這句話進行形象概括。
湄洲女的藍色上衣代表大海,褲子上紅下黑兩截隱含平安與思念的意思。頭髮盤起梳得像船上的帆,左右各一根波浪型的發卡,代表船上搖櫓的船漿,頭上盤一個圓圓的發笈代表船上的方向盤,一根紅頭繩盤在發笈里代表船上的纜繩,一根銀釵橫向穿過發笈代表船上的錨。頭上的每個髮飾都代表船上的零件,象徵著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