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貴州玉屏的「簫笛之鄉」

【新唐人2013年6月4日訊】中國的少數民族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侗族自治縣玉屏則被稱做「簫笛之鄉」。因簫笛上多有雕刻精美的龍鳳圖案,又稱「龍簫鳳笛」,在世界樂器界享有盛名。在清代曾列為貢品,與茅台酒一道被列為「貴州三寶」。

哆嘎哆在侗族語里的意思就是唱歌跳舞。侗族人民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無伴奏三聲部合唱——侗族大歌,是侗族群眾歡迎貴賓、展現侗族光輝燦爛文化的重要形式。

但是侗族舞蹈卻不像西北游牧民族的舞蹈那樣,有其強烈、奔放的快節奏,步幅很大的跳躍,而是突出表現舞蹈的抒情性、韻律感和群眾性特徵,以及對日常勞作和自然萬物的模擬性內容。更為重要的是,侗族的舞蹈總是要伴之以侗歌。

貴州省玉屏侗族被譽為「簫笛之鄉」,簫笛它是侗鄉民傳統的手工藝品和民族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故又名貢簫。

據記載,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置平溪衛,清雍正五年(公元1726年)置玉屏縣。以產蕭笛聞名於世,是我國最著名的玉屏蕭笛產地。素稱「蕭笛之都」。玉屏蕭笛,亦稱「屏簫玉笛」,音質清悅,工藝精湛,既是理想的樂器,又是典雅的工藝品,久負盛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清代曾列為貢品。

其中的平簫系由公元1573年-1619年(明代萬曆年間)的鄭維藩所創,玉笛則始創于公元1727年(清代雍正五年)。有關玉屏簫的記載,首見於清乾隆《玉屏縣誌》:「平簫,邑人鄭氏得之異傳,音韻清越。善音者,謂不減風笙。」關於玉簫笛的由來,在玉屏侗族群眾中流傳著這麼兩句話:「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

據傳,300年前,古時有位自稱「鹿皮大仙」的道人,遠路雲遊到玉屏,愛此水秀山青,竹茂林豐,遂停留下來,並與當地一位姓鄭的侗族才子結成莫逆之交。道人善音律,每有感懷,便寄興絲竹。可是當地佳竹雖多,卻無簫管。有一天他從山上采來一根竹子,將它製成簫吹奏起來,引起知交的共鳴。不久道人要遠遊他鄉,便把製作簫的技藝傳給了這位姓鄭的朋友。從那以後,鄭家就開始自製自銷簫。從那以後,玉屏便有了簫的生產。

玉屏簫笛用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出產的竹子製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簫笛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竹管樂器,以音色清越優美、雕刻精緻而著稱,它是玉屏當地侗、漢、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發展的結晶,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工藝價值。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