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李首騷中國夢 網友:不要光說不練

【新唐人2013年3月18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3月17日落下帷幕。中共第五代的習李新班子在就職演說中重申「中國夢」,其中不乏振奮人心的豪言壯語,但鑒于中共歷代領導人新上任時都曾經說過許多動聽的言辭,而真正兌現者鳳毛麟角,外界對習李新班子將有何實際作為,仍然只能持聽其言而觀其行的觀望態度。

習李首騷中國夢

3月17日,中共政府完成權力交接。習李新班子上臺,在施政與改革方面將有何作為,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

新當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詮釋了他的「中國夢」。除了要求各級官員「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習還表示要「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並聲稱要致力于「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而新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在兩會後的總理記者會中侃侃而談,從機構改革、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社會公正、法制建設到反腐倡廉都一一 論及,說了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豪言壯語。

比如,在談到改革必然要觸動固有的利益格局的問題時,李克強說:“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他表示,改革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所以“別無選擇”,“再深的水也得趟”。他并表態說:“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談及遏制「三公」消費,壓縮政府開支時,李約法三章,并稱「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他聲稱要致力于“讓明規則代替潛規則”,並表明他的為官原則是「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

習李能否突破中共歷屆新班子虎頭蛇的宿命?

香港《東方日報》3月18日發表文章表示,中國夢的亮點不在執政者將之描繪得有多美好、多有吸引力,而在於何時才能真正實現那些豪言壯語。

文章表示,自從大陸開始所謂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領導層每逢換屆與換代,老百姓都曾經對「新政」寄予殷切期望。但不論是「朱镕基新政」還是「胡溫新政」,開始時“無不轟轟烈烈,激動人心”,而一旦觸及到官僚權貴的既得利益時,所謂“新政”就無一例外地“淪為華而不實的政治騷”,最終“中國夢變成白日夢”,令百姓所有的憧憬破滅,希望變為失望,甚至是絕望。

文章分析稱,當年胡溫新上位時,也曾經拋出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所謂新三民主義。但十年過去了,現實是不但當局的政治改革毫無寸進,上學難、看病難、買房難的新「三座大山」更是愈加沉重。更不堪的是,官場歪風愈演愈烈,反腐愈反愈腐,維穩愈維愈不穩,當下中國的貪腐已經超過歷朝歷代,官民關係之惡劣前所未見,社會矛盾之尖銳史無前例,民怨猶如火山一觸即發。

文章最后表示,說一千句漂亮話,不如幹一件實事。當官的從上到下都是臺上一套台下一套,誠信蕩然無存,新一屆政府能否走出虎頭蛇尾的困局,只能拭目以待。

對習李的“中國夢”政治秀,不少網民們在表示謹慎期待的同時,也表示聽其言還不錯,但更重要的是觀其行。

網友【藍海唯一52815379】稱:出水才見兩腿泥!現在說什麼都尚早。

網友【民主自由黨】呼吁:要敢於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要光說不練。

【xmoctop】表示不樂觀:法律不依領導人意志改變,這話不新鮮,鄧小平早就講過。關鍵兩點:一、法律之上無權力;二、立法依據公民意志。沒有這兩點,一切關於法治的承諾都是空談,都是無法兌現的假支票,

當年朱鎔基新政的悲劇收場

1998年3月24,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在主持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時,提出五項要求:“牢記自己是人民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盡職守,敢於講真話;從嚴治政, 敢於得罪人;清正廉潔,嚴懲腐敗;勤奮學習,刻苦工作。”他還約法三章:“在國內考察要輕車簡從;精簡會議,壓縮時間減少人員;減少應酬,集中精力研究處理重大問題。”

朱镕基甚至在中央一次重大會議上表示“反腐敗就是要先打老虎後打狼,對老虎決不故息手軟”;他宣稱:“我這裏準備了100口棺材,99口留給貪官,一口留給我自己,無非是一個同歸於盡”;他還發誓說:“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些豪言壯語,句句“鏗鏘有力”、“振聾發聵”,一度重新喚起了老百姓對“政府”的期望與信心。 
    
1998年8月9日江西九江的決堤,朱鎔基緊急飛赴九江并當場勃然大怒,斥責九江大堤是“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并發誓對此要追查到底。他甚至在向抗洪官兵講話後轉身離去時,邊走邊擦眼角的淚水。

但結果是,朱镕基的“新政”遭遇到當中共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彈與施壓,致使朱鎔基改革的一些重大目標,諸如國有企業脫困、整頓金融秩序、中央機構改革等統統無果而終,使中國經濟原本潛在的危機不僅沒有解除,反而繼續加深。朱镕基的反腐努力也一次次付諸東流,出現了越反腐,貪官越多的怪現象。

最終朱镕基只做了一任總理便黯然下臺,甚至在當時的國慶於閱兵式上,中共官媒都故意只給他三分之一個鏡頭,以示對他的羞辱。

朱鎔基在宣佈自己任期屆滿將不再連任時也悲愴地聲稱,只要老百姓對自己的評價稱他是一位清官就足已。

對此,著名作家、持不同政見者杜導斌指出,朱鎔基的改革之所以難逃“虎頭蛇尾”的悲劇,根本原因是朱鎔基個人主觀上的“黨本位”,而不是以民眾意願為本位。雖然朱鎔基的改革客觀上是為了國家富強,但其動機的根源卻是鞏固中共的政權。這個動機就決定了,一旦改革有可能影響到政權穩定,即便是這種影響顯然有利於人民,如2001年的農稅改革,朱鎔基也必然選擇後撤。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則評價說:“他(朱鎔基)這幾年受制于諸種因素,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與其說這五年是他個人的失敗不如說是體制性的失敗。”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