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立春:華夏先民隆重而喜慶的迎春日

【新唐人2013年2月4日訊】 立春亦稱“打春”,又叫“報春”。這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華夏先民隆重而喜慶的迎春日。自周代起,天子就要在立春前一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于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在立春當天,官民共行“鞭春之禮”。自秦代以來,華夏先民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因而,民間立春日的迎春活動就特別的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迎春之禮

舊俗立春前一日,官府會安排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春神句芒與春牛的塑像。長官率眾來到芒神塑像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熱鬧鬧地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鞭春之禮(俗稱“打春”)

《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歷朝歷代在立春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立春當天,各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塑像三匝,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禮畢回署。

報春

立春又叫做“報春”。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贊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這送春牛圖,其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這種送春牛圖之俗,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

掛春幡 貼宜春字畫

立春日時,各家各院都要高掛“春幡”,并在門壁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宜春字畫,如“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 以及“福” 字等內容,使院裏顯得春意濃濃,也象徵著吉祥。各家門框上都要貼上用紅紙書寫的對聯,如“一門歡笑春風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豐年,八方獻瑞”、“春風得意,六合同春”等聯語。大人孩子要換上潔淨的新裝,婦女們臉上抹上胭粉,頭上插上寫著春字福字的紅絨花,或用彩色綾羅,剪出象徵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鳥等簪在髮髻上,也有的用紅紙剪刻個雄雞形狀貼在屋門上,因雞與“吉”諧音,有吉祥如意之意。

“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瑤筐彩燕先呈瑞,金縷晨雞未學鳴。”這首古詩正寫出春色滿院,歡樂迎春的情景。

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民間流傳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們都會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佩燕子

佩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是長安、關中一帶民間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彩綢剪成的“燕子”。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不少富有人家,甚至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或在庭房檁條下、房檐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等待燕子自己飛來築巢。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