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31日訊】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令世界注目,但是,GDP高速增長的背後,是生態環境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是中國經濟大發展的三十多年,也是污染大躍進的三十多年。而且,往往是哪裡先發展,哪裡就先污染。中國經濟從東部沿海地區開始發跡,污染也從那裡開始。珠三角、長三角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經濟率先昂頭,與此同時,污染「成效」也很顯著。珠江污染了,長江污染了,太湖污染了……
為了保持GDP高增長,有的地方不惜大量消耗資源、惡化生態環境。在某些領導的心目中,只關注自己在任期間的GDP,而不關心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因為許多官員都明白,尋求大資本與大權力的「無縫隙鏈接」,以大項目為「抓手」,是瞬間推高GDP的「王道」。在他們看來,只要經濟上去了,哪怕天上不飛鳥;只要賺到錢,哪管廢了田;只要政績秀,哪顧河水臭;只要元寶,不要環保。
這是因為對於地方政府而言,GDP是第一位的,這是上級考核政績的核心指標。正如郎咸平所說:「地方政府會在乎污染嗎?污染無所謂,來一個污染,GDP就上升,污染能創造GDP。如果污染搞壞了怎麼辦?就治理,這多好啊。所以,下任官員一上任就會發現GDP大幅度上升(治理污染也是GDP,所以,官員不怕污染)。我們這麼多年對於幹部的考核,基本上是以 GDP為綱,這是必然結果。」而對於不斷湧現的很多污染事件,很多時候,只有等到群眾使用暴力方式進行群體抗議,政府才不得不重視和處理,因為事件一旦鬧大,很可能威脅到頭上的「烏紗帽」。
現在大家都知道,地方政府瘋狂追求GDP,即使在一個又一個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爆發出來的情況下,即使社會輿論對帶血的GDP不斷圍剿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都很難遏止片面追究經濟發展效益而不顧資源環境的衝動。為什麼?人家政績考試裡沒有這一項,或者這環保一道題只是附加題而不是必答題。因為,政績是靠上級來考核的,好壞是由上級來定的,「烏紗帽」當然也是上級給的。
他們考慮的是GDP的數字,而從不去算算犧牲環境和資源產生的GDP究竟有多大的價值?對此,魯迅先生若干年前就寫過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就是在南京開煤礦的時候。因為那個煤礦的儲量實在太少,開出來的煤,只夠用來抽水。這樣挖了煤抽水,抽了水挖煤,最後當然搞不下去了。如果挖出的煤價值一萬元,抽水的費用也是一萬元,那麼這個煤礦的GDP就是二萬元。可是實際上的效益呢?是零。同樣,如果一個工廠年生產總值是一百萬元,但是為了處該廠的三廢排放,每年也要化掉一百萬元,那麼GDP是二百萬元,但實際上社會所得是零。
中國政府也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說政府一點兒都不關心環境,顯然有違事實。從全國「兩會」到地方大小會議,環保問題儼然是熱門話題。這是政府屢表決心的一個地方,政府一再承諾要「轉變增長方式」、要「節能減排」,但似乎也是政府言行不一的地方,往往說的比做的多,甚至說一套做一套。因為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污染企業的經濟貢獻已經在地方GDP和政府政績中佔有了相當的份量,如此一來,污染企業便和地方政府的經濟命脈綁縛在了一起。污染企業交出地稅與GDP數字,政府則提供權力庇護。作為環保部門,則主要在環保監督方面提供扇扇暢通無阻的大門。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