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益增 私校應公共化

【新唐人2012年9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有人對十二年國教感到茫然,加上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政策,紛紛搶入明星私校。隨著政府補貼日益增加,私校「公共化」議題,也浮上檯面。

台灣部分地區公立學校不足,加上長期以來,社經地位背景較好的人集中公立學校,貧窮子弟反而在私校負擔更高額的學費。教育部民國99年起逐步推動「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方案」,補貼私校學生的學費。

然而,政策卻也使明星私校受惠,原本高額學費等同打了折,更具商業競爭力。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政府推動免試入學,但受到高額補助的私校,卻能自顧自獨立招生,用考試、紙筆測驗等方式挑選學生。

劉欽旭說,台灣私校長期存在生師比過高、班級人數過高、借課過多、管教過當、沒有顧及學生多元發展等問題,在在違反十二年國教的理念。

劉欽旭認為,政府鼓勵私人興學,而非鼓勵私人「開學店」營利,私立學校也有一定的社會責任。他建議教育部修正私校法,按經費挹注比例派任董事席次,藉此讓私校「公共化」,杜絕不正常的經營方式。

十二年國教103年即將上路,此時避免公私校不正常競爭十分重要。劉欽旭認為,如果部分明星私校不願配合政策,可以不接受補助,維持原有的高學費,「資本社會本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接受政府資金挹注,就該接受監督,是「放諸世界皆準」的道理,台灣私校不能例外。既然接受政府補助,招生方式就該和公校「步調一致」,在免試入學提供足夠的名額,

一名台北市私立高職校長表示,學校辦學理念早就「走在前頭」,多年來「獨立招生」都只採面試、性向測驗等,不只重視學科。現在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希望私校也配合,但校方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配合,也不想破壞多年累積的良好傳統。

對此,吳福濱認為,部分辦學特色明顯的私校,應可循十二年國教的「特色招生」管道辦理,如此才能兼顧公益,不能再只有「獨立招生」。

私立學校並非洪水猛獸,許多也遵循著創辦人的理念,為台灣教育貢獻良多。十二年國教推動後,許多民眾擔心公立明星學校的品質將下降,因此搶著進入私校,如果政府再不加以導正,只會造就更多的「明星私校」,菁英學生只是換了學校集中而已,無法照教改理念平均分布在各個社區。

既然政府補助日益增加,此時正是社會「插手」私校經營、推動「公共化」的時機,私校不該再是私人企業的禁臠,其辦學方式、教學正常化,也應接受社會大眾檢視。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