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連寧:誰敲響了返貧的警鐘?

【新唐人2012年6月1日訊】 國內20多年來逐年下降的恩格爾係數6年來不降反升,敲響了低收入人群返貧的警鐘。不僅低收入人群,整個中低收入階層也岌岌可危,已處在中產重返小康,小康重返溫飽的拐點上,

食品支出佔全部生活支出的比例,稱為恩格爾係數,係數越高越窮,係數越低越富。用恩格爾係數測試你的貧富,就是測試你有多少錢花在填飽肚皮上——「一個人花在一物上的錢愈多,他多買此物或它物的能力就愈小。」(馬歇爾語)因而,一個家庭衣、食、住、行的支出中食品支出越高,不但「多買它物」的購買力越低,而且,「多買此物」即買菜買肉的購買力也會降低,可見恩格爾係數代表了購買力。

世界糧農組織的標準是:恩格爾係數在60%以上為貧困,在50%-59%為溫飽,在40%-49%為小康,在30%-39%為中產,30%以下為富裕,西方各國多在20%上下。我國恩格爾係數從1993年的50.13%下降到2001年37.9%後,2002年起原地踏步在37%以上。從2007年開始不降反升,2010年回升至39.76%,2011年重返40%以上。食品支出的不降反升,是被食品價格一路推漲上來的:2006年起米價、油價上漲,低收入人群湧進超市搶購散裝米與桶裝油;2007年蘋果漲價,2008年肉價、奶價齊漲,2009年菜價、蛋價補漲;進入2010年後,食品價格的全面暴漲已經勢不可擋了。8年來糧、油、肉、蛋、奶、菜、果價格輪番上漲,逐年攀升,導致居民食品支出佔比逐年增大,你眼見著20多年來逐年下降的恩格爾係數發生逆轉,不降反升了。

為靠攏世界銀行人均每天消費不足1·25美元的貧困標準,2011年末我國政府大幅度提高扶貧標準為2300元/人均年純收入(即人均日收入1美元),扶貧人口由此大增至2·5億。可你知道不?雖已大幅度提高,但這個新標準仍未達標。不達標其一:國際貧困標準是指人均消費,而我國標準仍指人均收入。你知道一個人的消費通常小於他的收入,他花的不會比掙的多;一個人的收入總會大於他的消費,任何人都有儲蓄本能。不達標其二:即便收入等於消費,一個人把日均收入人民幣6·3元(1美元)全部花掉,按照購買力平價折算,也僅夠他每天吃1斤米加2兩肉。這在10元1個盒飯,4元1小桶方便麵,2元1小瓶純淨水的今天,他該怎麼吃才吃得飽?

民以食為天,首先保吃飯。食物作為第一必需品,最具剛性、最少彈性。最具剛性、最少彈性的含義,就是最能降低你的消費選擇性——假如你的收入只夠吃飯,可支配收入被吃飯支配了,也就變成不可支配收入了,對不?凱恩斯有「消費多寡取決於收入高低」的邊際消費遞減法則。但在保吃飯的底線上,法則倒轉了,法則成了「邊際消費遞增」——「消費多寡取決於食品價格高低」,而不再取決於收入高低。由於吃飽飯的底線具有「拒降剛性」,(凱恩斯語)因而,一旦吃的好的消費下降到吃的飽的最低水平後,就不會再降啦。過去是收入低決定了消費低,收入低是消費低的第一原因;如今是物價決定了消費,物價高成了消費低的首要原因。

亞當·斯密發現的早期市場秘密是:「繁榮時期總是食物充裕與低廉的時期,否則就不可能出現繁榮;相反,蕭條時期總是食物匱乏昂貴的時期」。「物價昂貴的年份工資低,物價低廉的年份工資高」,「必需品的真實價格在蕭條時期上升,在繁榮時期下降」——僅僅參照這些歷史規律,你也能發現國內市場的秘密:泡沫掩蓋了衰退,隱藏了通脹也隱藏了虛假繁榮背後的蕭條危機。斯密發現的食物昂貴,必需品真實價格上升,實際工資下降這些市場蕭條的特徵,不正是國內經濟的危險警訊嗎?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