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25日訊】(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5日電)據「2012年第1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報告,新北市的量價多項指數出現負向。學者認為,顯示新北房市缺乏投資獲利空間,應特別注意量價變化,未來效應是否蔓延到北市第二線外圍區。
國泰第1季房地產指數顯示,過去北熱南冷的情形已經轉變為北冷南溫,高雄房地產各項量價指數都在加溫,但反觀新北市的各項指數均較去年第4季出現負向趨勢,呈價跌量縮格局。
報告顯示,包括新北房地產可能成交價每坪32.28萬元,季減3.12%;推案量新台幣651億元,季減9.79%;30天銷售率僅8.78%,季減35.66%,更是全國各區最差;30天成交量季減41.96%;議價空間率18.37%,僅次於高雄市的18.41%,季減11.67%,年增7.4%。
再從新北市各區位價格來看,高價區(永和、新店、板橋)個案標準單價每坪43.75 萬元,季減1.57%;中價區(新莊、中和、三重、汐止、蘆洲、淡水、土城)個案標準單價每坪36.09 萬元,季減3.22%;低價區(其他地區)個案標準單價每坪26.91萬元,季減5.93%。
玄奘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花敬群表示,綜觀今年第1季台灣主要都會區房市發現,明顯由「北熱南冷」轉為「北冷南溫」,多數區域的高價區獲得支撐,成交量能也比較好,顯示出投資資金流向高價區。
花敬群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的高價區(大安、松山、信義、中山)個案標準單價每坪115.62萬元,季增22.43%,台中市的高價區(西屯、南屯)每坪23.66 萬元,季增24%,但新北市的高、中、低價區,區位價格季比都是下降,成交量指數則不論季比或年比,全數下跌。
花敬群指出,投資人或許看上高價區的增值潛力,但是一旦市場景氣有所變化,高價區往往會成為調節標的,難免會受傷;從調查中新北市的數據,顯示短期已缺乏投資獲利空間,市場後續發展可能影響價量中長期趨勢。
景文大學財政系副教授章定(火宣)表示,上一波房市大漲是由台北市向外圍擴散出去,但如今新北市的房屋價量出現值得注意的變化,有可能會從新北市一路跌回台北市的二線外圍區(大同、萬華、北投、文山),未來要注意新北市高價區的價量能否穩住的訊號。
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提醒,新北市的高、中、低價區的價位和成交量指數都在往下,可能是供給量過多,或是投資客南下高雄買房所致;有些新北市建商還在推豪宅建案,萬一不容易售出就只能降價;因此從整個新北市房屋的價量下滑來看,現階段顯示新北市的房屋需求不大,供給卻多了點。
對於近日因為油電雙漲議題所引發的「買房抗通膨」效應,張金鶚不以為然。他說,當年兩次石油危機時,通膨上升至少20%到40%之多,以當時的低房價來購買抗通膨可以行得通;但現在油電雙漲所帶動通膨約2%,那為何要買高價的房屋去抗通膨,實在不合理,但是這種消息面不斷發酵,形成市場上人人追逐高價房。
章定(火宣)也說,從2005年第1季至今,台北市房價上漲113%,新北市上漲83%,桃竹上漲52%,台南、高雄上漲約30%;現在再去買房抗通膨顯得為時晚矣,而且萬一買在漲幅落後區抗通膨,根本不划算。
張金鶚舉例,日前傳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邊的豪宅頂樓每坪304萬元,結果引發央行一連串嚴重關切動作,這就是不夠嚴謹的消息造成社會不安,因此他非常期待7月的房屋買賣實價登錄能讓資訊更透明,炒作空間更少。
張金鶚特別提醒,市場充滿許多不嚴謹的資訊誤導民眾,讓民眾以為房價即將大漲,推案量增加,但結果調查資料出來卻發現並非如此,消費者宜進一步蒐集、分析資訊,以確保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