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支架 腦中風新療法

【新唐人2012年3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2日電)中華民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表示,腦中風是國人第三大死因。衛生署去年底核准最新顱內動脈專用支架治療技術,可降低風險,每年中風發生率也會降低,不過目前仍需自費。

中華民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表示,8成腦中風患者屬缺血性中風,其中因顱內動脈狹窄導致中風比例將近3成,是西方人的3倍,雖然,病患服用抗血栓藥物控制,每年中風再發生率仍高達18%;對患者來說,等於面臨顆不定時炸彈。

國外臨床也證實採行顱內動脈支架手術的風險可降低一半以上,平均每年中風再發生率也可降至6.1%,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比藥物治療更佳。

衛生署在2011年底核准引進最新顱內動脈專用支架治療技術。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秘書長張豐基說,經過7年國際臨床使用經驗,手術成功率高達95%,大幅降低缺血性中風的每年再發生率,且重大手術併發症發生率也降到4.5%以下。

張豐基說,顱內動脈狹窄好發在黃種人,亞洲醫師對於治療顱內狹窄病症較歐美國家更有經驗,台灣過去利用支架置放治療顱內狹窄血管臨床經驗已有10年。

他建議顱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腦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0%,服藥後仍有腦缺血症狀或曾輕微中風者,可諮詢神經放射線及神經內科專科醫師評估,再決定是否進行支架置放手術,不過,目前顱內專用支架仍需自費。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