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唐朝詩人李白及其詩歌欣賞(3)

【新唐人2012年2月25日訊】(接前文《唐朝詩人李白及其詩歌欣賞(2)》)

三、李白詩歌欣賞

1、早期作品《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讀書,這首詩大約是這一時期的作品。一次去拜訪山中一位道士,卻沒有見到他,便寫下了這首景美意濃的五言律詩: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大意:水聲與犬吠交織,桃花掛滿露水。林間深處時而見到麋鹿出沒,到溪邊時已是正午,卻沒聽到鐘聲。野竹間淡淡的雲氣繚繞,翠綠的山峰上飛瀑傾瀉。沒人知道道士去了哪裡,我只能惆悵地倚在兩三棵松樹旁。

賞析: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因山勢高峻直插雲天而得名。據專家考定,寫作此詩的時候李白還不到二十歲。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八句,前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景色優美;末兩句寫「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轉。詩的開頭兩句展現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寫所聞,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次句寫所見,桃花帶露,美麗眩目。詩人緣溪而行穿林進山。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連忘返,且讓人聯想到道士選擇如此自然秀美的世外桃源居住,心必是遠離凡塵的。第二句中「帶露濃」三字,除了轉為桃花做了特寫之外,還點出了入山的時間是在早晨,與下一聯中的「溪午」相映照。

頷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詩人在林間小道上行進,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這兩句極寫山中之幽靜,暗示道士已經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時見鹿」雖是人和動物的動態,卻是對深林幽靜的表述。正午時分,沒有鐘聲,唯有溪聲清晰可聞,這就更顯出周圍的寧靜。環境清幽,疑似方外,與首聯所寫的桃源景象正好銜接。這兩句景語也在含蓄地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不聞鐘」寫道士不在道觀,使詩題中的「訪而不遇」開始展現。

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是詩人進山的第三程。從上一聯「不聞鐘」,可見詩人離道觀尚有一段距離。這一聯寫來到道觀前,道士不在,唯見與青山霧靄融合在一起的綠竹與掛在碧峰上的飛瀑。詩人用筆巧妙而又細膩:「野竹」句用一個「分」字,描畫野竹青靄兩種近似的色調匯成一片綠色;「飛泉」句用一個「掛」字,顯示流動的白色飛泉與靜止的如碧玉般翠綠的山峰相映成趣。這兩句寫景,既可看出道觀所處環境的淡泊與高潔,又可體味到詩人造訪不遇若有所失的情懷。

結尾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作者通過問訊的方式,從側面寫出「不遇」的事實,又以倚松再三的動作寄寫「不遇」的惆悵,用筆略帶迂迴,感情亦隨勢流轉,久久不絕。

前人評論李白這首詩時說:「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詩評選》)「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句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吳大受《詩筏》)道出了此詩妙處。

(待續)

文章來源:《明慧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