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臘日與臘八粥(一)

【新唐人2010年1月22日訊】

臘日與“報信兒的臘八粥”(一)

農曆十二月初八名為臘八節。臘八節是年節的前奏曲。華北歌謠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了就意味著進入年節階段。臘八這天人們要吃應節令的臘八粥,臘八粥因此又有“報信兒的臘八粥”之說。報的啥信兒,報年到了的信。為甚麼選擇臘八作為年節的起點,臘八粥怎麼又成了臘八的節令食品,細究起來,這裡面可是大有文章。容我細細道來:

臘日祭祀

臘八節的前身是古代的臘日,臘日在上古時代是最重要的年終祭祀日。在神靈信仰濃郁的上古社會,人們認為人類的生存來源於自然神靈的恩賜,因此在年度週期更替之際,要舉行盛大的神靈祭祀儀式。以前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季節神靈祭祀活動,而在年終要舉行總結性的祭祀,總結性的大型祭祀就確定在臘日,也就是歲末的幾天舉行。人們在臘日這天陳上祭品,祭祀上天與自然萬物之神,同時也要祭祀祖先。臘日在上古相當於後來中國人的大年。

臘日,在漢代是與正旦齊名的盛大節日,漢人常“正臘”並稱。古代臘節的聲勢甚至超過新正。臘節起源於上古的歲終大祭,它是蠟、臘兩種祭祀古儀的融合。蠟祭是上古年終的諸神的總祭,《禮記.郊特牲》稱“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祭祝詞為:“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虫勿作,豐年若土,歲取千百”(蔡邕《獨斷》卷之上),人們在歲末期待著來年自然萬物的秩序與農事的豐收。據《風俗通義》記載,這歲終祭禮在三代有不同的名稱,“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夏商的情形因為材料缺乏,難以知曉。周代因為有先秦禮書的記載,我們得以感受到蠟祭的盛況,伴隨著盛大的蠟祭儀式的是民眾的娛樂狂歡。

《周禮.春官》:“國祭蠟,則吹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子貢觀蠟,說:“一國之人皆若狂。”(《禮記.雜記下》)臘是周朝後期開始的年終祭祀宗族祖先、門戶居室的專祭,以獵獲的禽獸為祭品。臘祭之禮是一年中隆重的神靈獻祭儀式之一,它與春社一道構成年度祭祀週期。臘祭是祭祀週期的終點,也是重點,因為它有著催生新的時間的特殊意義。在上古三代,臘祭有著原始的宗教典禮的意味,《月令》中有“(孟冬)是月也,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休息之”。蠟、臘在古代略有不同,應該說,先有蠟,後有臘。戰國時期以“臘”統稱蠟、臘二祭。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十二年(前326年),初臘”。秦國也承繼著中原的臘祭。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十二月,始皇為求仙術,“更名臘曰『嘉平』”,用恢復夏代臘祭的名號,來求取長生之術。漢代仍以臘名,“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祭祀先祖也”。(《風俗通義.祀典》)周朝重視的“臘先祖五祀”的臘祭內容,在漢代禮教政治的背景下,重新受到社會上下的重視,並且將其融入逐漸形成的歲時節日體系。臘日在漢代民眾生活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歲時伏臘”、“月婁臘社伏”、“正臘”等說明臘日是漢代重要的民俗節日。

無論是嚴肅的祭祀,還是縱情狂歡,其根本的意圖在於對舊歲神祐的報償與對來年豐收的祈求。後世的臘日正傳承著這新故交接的人文意義。

臘祭在漢代同樣是“歲終大祭”,但其宗教性的時祭意義大為削弱,已不像上古三代那樣作為朝廷大禮,它主要是作為一個民俗節日進行祭祀慶祝,因此臘日不再是一個盛大的時間儀禮過程,它有相對固定的時間點。漢代以冬至作為確定臘日的時間基點,並根據其行運的衰日,選定冬至後的一個戌日為臘日。《魏臺訪議》:“王者各以其行盛日為祖,衰日為臘,漢火德,火衰於戌,故以戌日為臘。”在西漢前期,臘日在冬至後第幾個戌日,尚不確定。漢武帝《太初歷》頒行之後,確定在冬至後的三戌為臘日(閏歲為第四戌),所以《說文》曰:“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出土的幾件漢簡歷譜也證明了《說文》的記載的準確。地節元年(前69年)歷譜記載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四個戌日,當時的冬至日在十一月九日癸酉,臘日在十二月十七日庚戌,這年是閏歲﹔永光五年(前39年)歷譜所記臘日正好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十一月辛醜朔小,十日庚戌冬至。十二月庚午朔大,十七日丙戌臘。”晉朝時臘節雖承魏以醜日為臘,臘節時間也以十二月二十日為臘日。可見臘日約在冬至後第三十七天,在大寒與立春兩個節氣之間。臘祭、臘日的原始意義在於驅除寒氣,扶助生民,“大寒至,常恐陰勝,故以戌日臘。戌者溫氣也。”(《風俗通義》卷八)漢朝人仍然持有對臘節的原始宗教意義的理解。

漢代臘日相當於後世的大年三十,雖然它與正月元旦之間沒有年三十與初一那樣在時間上前後相接,臘正之間在送舊迎新性質上緊密相連。《史記.天官書》記述了西漢時臘節的情形,“臘明日,人眾卒歲,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歲。”東漢時臘日依舊是慶祝日,“歲終大祭,縱吏民宴飲”(蔡邕《獨斷》卷下)。人們在臘日期間休息、團聚。鄭玄十二歲,隨母回家,“正臘宴會,同列十數人”,場面熱鬧﹔(《藝文類聚》卷五)嚴延年任官洛陽,其母從東海來,“慾從延年臘”,過完臘日正日,才回東海。第五倫就沒有嚴延年那樣的天倫之樂,其母老不能到官署,第五倫“至臘日常悲戀垂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