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24日訊】(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特稿)據歐盟統計局統計,歐元區17國債務累計近8兆歐元,而自明年首季至第2季初,「歐豬五國」步入償債高峰,等著償還5000億歐元,來年黎明曙光似乎穿不透歐債罩頂的陰霾。
債臺高築,展望來年歐洲經濟遠景,迎來的是警報聲催逼。歐盟執委會公布的資料顯示,由於歐元區經濟前景走弱,企業投資與民眾消費意願低落。
加上歐盟各國相繼實施財政緊縮措施,減少內需支出,歐元區明年經濟成長疲軟,估計歐元區17個會員國的經濟成長率平均只有0.5%。
不僅歐元區明年的經濟成長率估計由原先1.5%下修至0.5%,明年歐盟27國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也將由1.6%萎縮至0.6%。
歐盟的三大主要經濟體,包括歐元區主要國家德、法,及非歐元區的經濟指標英國,經濟成長率分別只有0.8%,0.6%和0.6%。
而「歐豬五國」的情勢也看不見好轉跡象。歐盟執委會預估,義大利的公債總額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仍高達120%,希臘則將接近200%門檻,達198.3%,平均失業率高達9.5%。
歐盟執委會主管經濟與貨幣事務執委雷恩(Olli Rehn)表示,歐洲經濟成長已停滯,且有走向衰退的趨勢。如何對歐盟經濟頹勢對症下藥?雷恩開出的藥方是「恢復市場對歐盟各國財政和金融制度的信心,加速改革,強化歐洲的成長潛力」。
對照12月8、9日召開的歐盟峰會,就化解歐債危機達成的多項決議和措施,即以恢復市場信心與加速改革為主軸。
在恢復市場信心方面,歐盟峰會決議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注資2000億歐元,彭博社報導,歐盟官員透露,此舉應有助於20國集團(G20)的國家跟進,如巴西和中國大陸等,調撥銀彈集中力量以對抗歐債危機。
包括比利時、德國、法國、俄羅斯、荷蘭等國,已相繼表態願意分攤2000億歐元。此外,規模高達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ESM),原預定2013年中啟動,峰會決議提前至2012年生效。
至於在加速改革方面,儘管英國不願點頭,26個歐盟國家仍決定要擬定一份財政協議,為成立財政同盟、建立財政紀律奠定基礎。這份財政協議將規定,可自動懲罰不遵守歐盟財政紀律的國家,且歐盟可監控各會員國的預算支出。
但這份兼顧治標與治本的方案能否奏效,各方評價不一。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說,滿意歐盟峰會有關強化財政紀律的決定,尤其是自動懲罰機制,可約束缺乏財政紀律觀念的國家。
歐盟輪值主席、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則說,支持峰會就化解歐債危機做成的各項決議。匈牙利總理奧班(Victor Orban)原本對於擬定新約建立財政制度態度保留。為使歐盟整合朝向更具體進展,奧班也改口說,歐盟各國使用同一貨幣,卻沒有共同的經濟政策和預算,長久以往,整個歐元區甚至歐盟將面臨崩解危機,必須朝建立共同政治同盟的目標思考、邁進。
雖然歐盟峰會開出的藥方標本兼顧,不過,市場的反應卻沒那麼樂觀。三大信評機構穆迪、惠譽及標準普爾質疑,歐盟峰會的決議還是缺乏實質性的具體措施,不排除再調降歐盟的信評。
三大信評機構擔憂看不到具體實質措施的關鍵,在於質疑歐洲中央銀行(ECB)並未扮演積極角色。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杜德里(William C. Dudley)指出,歐洲央行能否挺身而出,擔任最後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非常重要,法國、英國與義大利也有相同期待。
特別是當前歐洲的金融局勢,尤其當歐洲的金融機構也因歐債危機遭受波及,像是比利時的德克夏集團被紓困,德、法等國家銀行信評也被下調,為防止個別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危機衍生為整個金融業的危機,市場期盼歐洲央行能在關鍵危機時刻,提供流動性支持與援助。
但歐洲央行是否應扮演救火隊的角色,專家則有不同意見。前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分析師史塔克(Juergen Stark)分析,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在於平準物價,何況規範歐元區的規章明定,禁止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國家的政府債務。
即因如此,史塔克建議,歐洲央行因堅守穩定價格的本職,否則只會淪為債台高築國家的搖錢樹,而9日歐盟峰會通過藉由建立制度、完善財政改革的決議,才是歐元區國家必須要積極因應。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則持相同看法。
歐債風暴加劇之際,歐盟內部仍為歐洲央行的功能意見分歧,更加深市場的疑慮,以致本屆峰會9日落幕後,13日1歐元兌1美元匯率跌至1.30價位,創下11個月來新低。
市場對於歐盟峰會決議的救市措施反應不佳,歐盟會員國又意見分歧,歐債危機的燎原火勢還得燒多久?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8日的峰會揭幕前,向德國國會演說時表示,歐債危機還得延續數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指出,歐元區訂定3年目標以解決歐債危機,但他評估至少需要3至5年。
既然最起碼未來3年內歐債危機難有反轉跡象,全球經濟的情勢也不見樂觀氣氛。據「今日美國報」(USA TODAY)11月18日的報導,歐盟向來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即以今年前9個月為例,美國和歐盟間貿易總額約4750億美元,在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大約14%的營收來自歐盟市場。
但歐債危機衝擊,美國的汽車、太陽能面板、藥品、服裝和電腦設備製造商宣布,已明顯感受到來自於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經濟學家維特納(Vitner)說,歐債危機已面臨緊急關頭,美國經濟處於極可能遭受衝擊的狀況。
環顧亞洲,以中國大陸為例,歐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出口市場。但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今年11月上海對歐盟出口只有93億30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中國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說,若歐盟經濟成長趨緩,可能會直接影響雙邊貿易。
而中國大陸市場佔台灣出口比重約42%,一旦歐洲衰退、需求降低,中國大陸的出口勢必受到影響,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也將遭受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警告,全球經濟前景愈發黯淡,沒有國家或地區將能倖免,如果各國不能通力合作,她擔憂世界經濟將落入有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
可以預見,2012年將在全球經濟拉警報的催逼聲中揭開序幕,但危機能否化為轉機,除了歐盟各國得同心協力外,更重要的還是如拉加德所言,各國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因應未來3到5年的築底低迷,等待春燕歸來、谷底反彈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