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開禁評烏坎 黨報定調網友炮轟

【新唐人2011年12月23日訊】(新唐人記者田飛綜合報導)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21日和烏坎村民代表進行談判后,當局答應了村民的三項訴求。22日,沉寂多日的大陸媒體紛紛開禁,對烏坎村民維權事件進行了報導。中共喉舌《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為烏坎事件定調。評論在網上引來質疑和罵聲一片,也有輿論認爲,評論文章未必代表了中共高層的真實想法,要警惕秋後算賬。

《人民日報》刊發的評論文章《「烏坎轉機」提示我們什麼》聲稱,只要把握了群眾利益的訴求點,也就把握了問題解決的關鍵點。

目前,烏坎抗議暫告一段落,文章認為,在於省委工作組充分肯定了「群眾的主要訴求都是合理的」。

盡管《人民日報》對广东省委化解危机的行为作出了肯定的定調,網路上,很多網友對該評論文章卻似乎並不買賬,質問和罵聲一片。

網友「迷途漢」反問,什麼叫「迎來轉機」?

他提出一系列的質疑:不過只是下面搞不定,就讓上面出頭而已,還警告那些「組織者和策劃者」不要繼續頑抗。這難道這次事件不是當地貪官和壞份子聯手掠奪村民財產(賣地款)引起的?開始時反映情況得不到當地官員及時公開處理而造成的嗎?為何要把責任推到境外媒體挑撥,和那些帶頭人的身上呢?不是讚揚帶頭人的無私品格,改變政府的作風,平息村民的憤怒,反而聲色俱厲地警告他們,這是什麼邏輯?

網友「小飛」說,喉舌又來將壞事來儅好事宣傳了,規律是一部分黨員幹部不好,但最終都圓滿解決……平時不作為,影響大了才能解決!否則等去吧!應該找找誰的責任!

網友「和味牛雜」質問,既然諸多群體事件普遍是出於利益爭議,那難道不是利益博弈機制出了漏子?

此外,也有網友諷刺道,前幾天的中國媒體跑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中國的事情,外國媒體的報道都快結尾了,國內主流媒體才上不著天兒,下不著地地來這麼個評論?我們誰都知道媒體很無奈,但這種悲劇結果又是誰之過呢?這種體制難道還不應當改革嗎?

《人民日報》評論未必代表中共高層

有輿論認爲,《人民日報》在的評論未必代表了中共高層的真實想法,可能是為迫於急於平息烏坎帶來的輿論壓力,會不會秋後算賬需要密切關注。

《華爾街日報》稱,中共高層的想法目前尚不明朗,評論文章是否準確地反映了官方態度,仍然有待觀察。

香港網路媒體人北風在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採訪時則表示,廣東省的官方媒體用烏坎村民歡迎省委工作組進村來渲染他們的政績。雖然《人民日報》肯定了這一事件的解決方式,但它的評論並不代表中共的意見。因為,在過去的一年中,在類似網路實名制以及微博輿論監督等多個問題上,《人民日報》或者以發表讀者來信,或者以讀者署名評論的方式發表許多很好的評論文章,但是,這完全不是執政者的意見。

警惕「秋後算賬」

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學者程曉農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共這次採用了柔和手段,是因爲中共已經意識到,中國再也不能發生大規模的衝突和鎮壓,否則中國的局面將難以收拾。對中共而言,維穩不僅僅是一件一般意義上的控制社會局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維穩在國際和國內樹立一個「中國(共)還過得去」的形象。

《北京之春》雜志主編胡平認爲,烏坎談判中村民的暫時性勝利是農民的抗爭、長期的抗爭贏得的一個結果。他分析,中共可能看到鎮壓不行才做一步退讓,同時害怕別的地方效仿這種抗爭的方式,所以做出比較妥協的方式。胡平指出,中共是不是要秋後算賬,值得大家高度警惕。等到大家回到各自生活當中、國際社會也不太重視了,這個時候可能它就要下手。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稱,廣東省政府的讓步是否只是緩兵之計,現時暫難下結論。只有市級及縣級政府才會有重新追究的動機,省級卻犯不著這樣做;省政府的取態以及境外的關注,都會影響地方政府之後會否重新追究事件。他分析,若境外繼續關注事件,會令欲追究者有戒心。

劉銳還預計,稍後省政府最少會向處理村事務的幹部問責,但暫難預料會否有更高級官員遭追究甚至罷免。畢竟中國中國內地官場,為顧全大局,大多只是犧牲一些「卒仔」。

相關視頻新聞:烏坎村與當局新協議 慎防秋後算帳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