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昌海:朱鎔基-連我都敢騙 真是膽大包天

【新唐人2011年9月10日訊】前總理朱鎔基在副總理、總理任內發表的重要講話、文章,2011年9月8日由人民出版社集結出版《朱鎔基講話實錄》,據稱內容絕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據悉,《朱鎔基講話實錄》內容涉及其任內對中國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企、投融資體制、住房改革、應對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治理通膨等領域的政策過程。

朱鎔基於1998年、2003年,兩次在國務院全體會議的講話,經《南周》重新訂題為《如果本屆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們就對不起人民》和《如果不去關心人民的疾苦,我當什麼總理》。由於有《南周》編輯曾在微博預告該報8日將刊載朱鎔基重要文章,引起網民關注。不過,9月8日上午陸續傳出北京零售報亭買到的《南周》被抽掉朱鎔基專版。網民於是揣測是宣傳部門「動手腳」,但也有網民懷疑是南周的行銷手法。

《南周》官方微博9月8日午後發表緊急聲明,因該報B疊在北京印刷時間較晚,導致部分零售報攤的報紙缺少B疊。專版將陸續送到北京各零售報亭,購買缺版報紙的讀者憑當期報紙到原零售報亭即可補回。對於讀者造成誤解和不便,請求讀者諒解。

據香港媒體報導,9月8日在中國大陸開始發行的《朱鎔基講話實錄》共約123萬字,收錄了朱鎔基擔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總理期間的講話、文章、信件及批語等348篇,絕大部份是首次公開。內容涉及亞洲金融風暴、內地財稅改革、住房醫療和文化改革等大政方針政策。朱鎔基逐篇審定了全部文稿。《朱鎔基講話實錄》中披露朱鎔基8年前卸任時,對未來的中國經濟提出了浮夸風、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等擔憂。有報導指出,朱鎔基當年的擔憂多已成事實。書中還披露,朱鎔基重視香港輿論;聽聞縣長買兇殺書記後表示「聞所未聞」;考察糧倉被騙後斥「膽大包天」。但有學者評論,朱鎔基「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對中國社會貧富兩極化加劇以及大陸全面腐敗等許多問題,朱鎔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書中《值得紀念的五年》是2003年1月27日朱鎔基最後一次主持中共國務院全體會議時的講話,他提醒內閣,「我現在最擔心的是經濟過熱」,他提出,「現在有很多的苗頭,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話,經濟狀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朱鎔基告誡警惕中國的一種「綜合症」,即「日子稍微剛好過一點,就搞浮夸的作風、盲目的自滿、莫名其妙的折騰、無知的決策。」他說:「我們不要走歷史的老路」。他又說,房地產過熱,絕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看外國的報刊,都在講中國的泡沫經濟已經形成,房地產過熱,風險太大」。他特別質疑銀行官員說,「你們老說在大好形勢下,不良貸款在下降,我就是不相信。」

朱鎔基也抨擊當時已經開始的「城鎮化」:「用很便宜的價格把農民的地給剝奪了,讓外國人或房地產商搬進來,又不很好地安置農民,這種搞法是很危險的。」

對於中國大陸的主題公園熱,朱鎔基說:(當時)「上海搞迪士尼公園沒有搞成,於是要搞個主題公園」,對此「我是堅決要收緊」。

2003年朱鎔基卸任,副總理溫家寶升任總理,國務委員吳儀升任副總理,其餘副總理和國務委員離開國務院。8年來中國私家車成倍增長,大中城市樓價更翻了幾番。

「中國問題學」學者、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朱鎔基當時提及的擔憂如今都變成現實,「表明他有先見之明,顯示朱鎔基是有憂患意識的總理」。他認為,朱鎔基時代還敢觸及特權,現在政府不敢觸及特權。然而更多學者指出,朱鎔基上任之初的一些重大目標,諸如國有企業脫困、整頓金融秩序、中央機構改革等統統無果而終。在他治理的五年內,中國經濟原本潛在的危機卻不僅沒有解除,反而繼續加深。而且,他以清廉的象徵自許,但親信部下朱小華被打成大貪污犯,他兒女在金融界的角色也倍受質疑;他自詡為改革者,但他只會用計劃經濟的手段調節市場,過分保護國有大中型企業已成為外界對他的經濟決策風格的主流評論。

著名作家、持不同政見者杜導斌指出,朱鎔基上台時許諾要以闖刀山下火海的勇氣完成的五項改革,到卸任時,無一不是虎頭蛇尾。朱鎔基個人主觀上的黨本位,而不是以民眾意願為本位,是導致其事業中途半端的重要因素。朱鎔基的改革客觀上是為了國家富強,但其動機的根源卻是鞏固政權。他的改革不是主動要改,是迫不得已,是預見到不改就可能失去執政地位。正因為動機不純,因為對改革持機會主義的態度,一旦改革有可能影響到政權穩定,雖然這種影響顯然有利於人民,如2001年的農稅改革,朱鎔基的選擇便是後撤。

朱鎔基曾到安徽考察糧食倉庫,去之前倉庫是空的,在他到達時便將其他糧站的糧搬過來,朱鎔基大罵「連我都敢騙,真是膽大包天」;他曾考察下崗職工再就業中心,參觀時人山人海,群聚熱情,但回到北京便收到人民來信,說他看到的都是假的,於是他派國務院同事私訪,發現來信所說情況屬實,批評部門在視察時安排好,「聽不到真實意見,怎麼為政呢?政策怎麼出來呢?」《朱鎔基講話實錄》還披露,朱鎔基非常重視香港輿論,因為內地報章「找不到罵我的文章,香港報紙上這類文章就多了」。朱鎔基2002年出席香港特區政府歡迎晚宴時,說當時特首董建華對赤字問題「憂心如焚」,但他並不擔心,因內地財政赤字香港「望塵莫及」。

在朱鎔基新書中,很多有關信訪、輿論的發言。他提到不少信訪文件指出幹部腐化嚴重,有的更是聞所未聞,如「縣長買通殺手去殺縣委書記,他好當書記……只聽說過跑官買官的事,沒有聽說過殺人陞官的事,居然腐化到這個程度!」

不過,資深媒體人士張偉國認為,對於堆積如山的社會問題、日益激化的官民矛盾、貧富兩極化加劇、等等許許多多的問題,朱鎔基作為當時政府的首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幾何時,朱鎔基發下重誓:要準備100口棺材,99口為殺貪官,一口留給自己。但朱鎔基在任的五年,可以講是中共執政的歷史上腐敗發展最嚴重的時期,難道沒有人問一問這位作風強悍的當權者,這100口棺材,到底動用了幾口?!「對此,朱鎔基實際上已經悄悄留好了後路:在他宣布任期屆滿將不再連任的同時,他也把老百姓評價對自己的評價期待降到了最低–只要稱他是一位清官足已。」張偉國認為,朱鎔基也許的確是一位清官,但是他主政的期間卻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的貪官。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說:「他這幾年受制於諸種因素,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其中有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他本人用計劃經濟去管理中國正在變化的就是目前這種半行政化、隨意干預、半市場經濟的狀態有關。說這五年是他個人的失敗不如說成是體制性的失敗。」

近年來,中國大陸因為拆遷問題所引發的社會矛盾、暴力衝突愈演愈烈,強拆造成的惡性事件不斷發生。有學者指出,這其實與朱鎔基政府在1994年推行的「分稅制改革」有很大關係。然而,前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清華百年校慶時的演講,卻掩蓋了很多真相。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問題專家程曉農指出,現在的中國大陸,民間群體抗暴事件頻頻發生,而這其中的大部分,都與圈地拆遷有關。而強制拆遷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為了巨額的土地收入,強行把老百姓的土地賣給房地產商。程曉農說,「地方政府現在財政上高度依賴賣地的收入,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它的地方財政收入當中,大概半數是來自於賣地的收入,所以斷了這筆財源,地方政府就活不下去。」

近些年來,隨著全國各地暴力拆遷的愈演愈烈,很多人認為,前任中央政府推行的「分稅制改革」造成地方財政弱勢,地方政府過分依賴「土地財政」,這直接推高了房價,造成諸多社會問題。但前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對這種批評進行了反駁,認為「分稅制」沒有錯,地方政府並不缺錢。對此,程曉農認為,朱鎔基在清華的演講掩蓋了很多真相。他介紹說,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共分三塊:第一塊是預算內收入;第二塊是預算外收入;而「土地財政」是屬於〝預算外之外〞的收入,也就是第三塊收入。「朱鎔基迴避的是第二、第三塊,他假裝不知道,他只講第一塊,跟稅收有關的。其實,地方政府光靠稅收那一部分,那點收入沒有辦法讓政府按現在的規模擴大城市建設、也沒辦法養活這麼多官員的奢侈開支。」

1994年,大陸當局開始推行「分稅制」,把好的稅種集中在中央手裡,造成地方政府靠本地稅收無法維持,必須依賴中央政府的撥款。程曉農指出,中央政府正是通過這個手段,來控制地方政府,實行高度中央集權。而地方政府官員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所以就想方設法從老百姓身上搜刮錢財。2000年以前,各地方政府主要是從農民身上搜刮,在農村推行各種各樣的強制攤派,最後造成所謂的「三農問題」,危及政權。

2006年,當局被迫叫停「農業稅」,於是,地方政府就開始大搞「圈地運動」:拆遷、轉手倒賣,從中牟利。這就是所謂的「土地財政」。程曉農指出,「中央政府實際上是給地方政府留了個門,就是說允許地方政府征地,征地的收入全部歸地方政府。所以,是中央政府的這個政策導致了地方政府拚命的徵稅,中央政府很清楚這一點,就是要不給地方政府甜頭,地方政府不會聽話的,所以中央政府假裝不知道地方政府拆遷發橫財,假裝不知道地方政府拆遷造成這麼多社會矛盾。」

但是,剛剛出版的《朱鎔基講話實錄》表明,朱鎔基對房地產過熱批評是一貫的。

2003年1月27日,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上,朱鎔基講話說:「本屆政府就要到期了,我現在最擔心的是經濟過熱。我搞了50多年的經濟工作,我能深刻體會到我國的這種「綜合征」,日子稍微剛好過一點,就搞浮夸的作風、盲目的自滿,莫名其妙的折騰、無知的決策。我講過房地產的過熱,但是我發現絕大多數同志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總是首先來一句話『總體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後說那麼一點點的問題。絕對不是這樣!這種過熱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產的過熱,結果現在的海南島還是『遍體鱗傷』。我看外國的報刊,都在講中國的泡沫經濟已經形成,房地產過熱,風險太大。我們銀行的同志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因為這些錢都是銀行的。我再一次向銀行的同志忠告:你們也許這兩年就陞官了,你們也許就不會再干銀行工作了,以為出了問題可以讓後來人收拾。本屆政府的金融體制改革還沒有完成,還沒有建立健全機制;但是在沒有建立這個機制之前,我們共產黨人已經搞了幾十年經濟了,還是應該負責任的吧。你們別把這個包袱留給後人,盲目地發展。」

朱鎔基還說,「我非常擔心的就是搞『城鎮化』。現在『城鎮化」已經跟蓋房子連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價格把農民的地給剝奪了,讓外國人或房地產商搬進來,又不很好地安置農民,這種搞法是很危險的。這跟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本不符合,我們曾經多次討論過,就怕這個東西。還有,現在搞主題公園成風。在國外都沒這麼搞的,迪斯尼公園,美國有兩個、法國有一個、日本有一個。現在主題公園在中國很多地方全冒出來了,外國人自己不出錢,你的地賣給人家很便宜,破壞了國家的土地資源,另外還用你的錢。搞這個東西幹什麼呀?!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民連飯都沒得吃,還搞什麼主題公園,誰去看呀?」

時間過去8年,又一屆政府要換屆了。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推到了中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地步。這屆政府最大的政績就是房地產,最大的失敗也是房地產。儘管中央政府2009年底以來一再調控房地產,但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利益集團仍然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搜刮民膏」。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成了鐵做的。房地產帶來的危機也一一被朱鎔基言中,紛紛到來。

這些大搞房地產的官員們,讀讀朱鎔基的講話,否還會有一點起碼的自責?!

但相信,大多數官員不會有所反省。因為朱鎔基已經管不了他們的烏紗帽,對現中央他們也多有辦法抵賴,根本是體制上對他們沒有任何約束,即使是中國危機對他們也沒有損害,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辦了移民,財產已經轉移,對他們已經無可奈何。他們現在做的是,趁最後的時機再撈一把。

《朱鎔基講話實錄》中還透漏了一個秘密:朱鎔基說,「我過去幾年裡每晚是一定要看《焦點訪談》,我覺得我作為總理,如果不去關心人民的疾苦,我當什麼總理!我看完後必定打電話,不是打給部長就是打給書記。儘管我知道打電話只是針對幾個農民或者幾個百姓的問題,但是我能為這幾個農民、幾個老百姓申冤,能夠解決問題,我覺得好受一些,大事辦不了,辦了一點小事也好。」……

作為一屆總理,其卸任後人們對其有贊有彈,在現代文明社會本就是題中之義。

但無論世人如何評價朱鎔基,筆者都對朱鎔基表示懷念和敬意;如果朱鎔基在施政上還有多麼大的失誤甚至是過錯,只能歸咎於這個體制的原因。而筆者則很懷念他:

1998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朱鎔基為國務院總理,他就言明:「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000年3月15日,朱鎔基在記者招待會上答記者問時說:「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後,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如果他們再慷慨一點,說朱鎔基還是辦了一點實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為學,要扎紮實實,不可沽名釣譽;做事,要公正廉潔,不要落身後罵名。」

2001年6月,朱鎔基在辭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的告別演講中說,「桌子是拍過,眼睛也瞪過,至於說我這樣做是為了嚇唬老百姓,我想沒有一個人相信他這種說法。我從來不嚇唬老百姓,只嚇唬那些貪官污吏。」……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