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燕窩市場蓬勃 金融風暴賜

【新唐人2011年8月24日訊】(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24日專電)馬來西亞的燕窩事業開始蓬勃發展只有十幾年的歷史,這全拜1997年的東南亞經濟風暴所賜。

當年印尼排華,不少印尼燕窩商出走,把引燕技術和資金帶到馬國,在許多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而空置的店鋪中引燕;再加上印尼不時發生燒芭事件,以致天然環境不理想,燕子紛紛跨海飛到一海之隔的馬國生蛋,把馬國的燕窩事業推到巔峰。

這回在中國大陸鬧得沸沸揚揚的血燕,馬國燕窩業者其實都把它稱為紅燕。具有深厚引燕技術的馬國一家燕窩公司執行董事蔡千根向中央社記者強調,世上並沒有所謂金絲雀吐血形成的血燕窩,只有因為山洞中的礦物質薰染形成的紅燕窩。

以蔡千根的說法,中國大陸所謂的馬國血燕,主要是產自印尼,再到香港或大陸當地加工形成的。

馬國市場中的燕窩,基本上分為洞燕和屋燕兩種。紅燕是洞燕的一種,是燕子飛到山洞內築窩下蛋,小燕子孵化飛走後採摘下來的燕窩;至於屋燕,則是引燕業者在空置的屋子內,透過控制室溫在攝氏28度至29度間,和濕度80度至90度等條件,吸引燕子入屋築窩下蛋所形成。

洞燕的價格在馬國比屋燕高2成到3成,主要是因為採摘較難,還有馬國政府規定的採摘季節才能採收,以致產量較少;相對於洞燕,屋燕則因為採摘沒有太多難度,採收時段不受政府控制,產量也比較多,因此價格也比較便宜。

馬國出口的燕窩以屋燕為主,幾乎13個州都有引燕業者,洞燕的生產州則主要在沙撈越州(Sarawak)。其中約7至8成的總燕窩生產量都出口到中國大陸,其餘則出口到香港、台灣和日本。

近兩年馬國燕窩的年產量約250公噸,去年總理納吉(Najib Tun Razak)公布的第10大馬計畫,即放眼在2020年把燕窩的年產量增加到400公噸,以便為馬國帶來約馬幣50億令吉(約新台488億幣元)的生產總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馬國政府也提出不少資金和技術協助給燕窩業者。

目前中國大陸僅允許進口馬國和印尼的燕窩,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黑心血燕事件重擊,馬國官員明天赴北京說項,是關鍵性的會面。

官員們必須拿出實證證明製造血燕的是印尼不法商人,馬國只是遭池魚之殃,否則萬一中國大陸停止輸入馬國燕窩,不要說馬國2020年的目標無法達成,恐怕馬國的一票燕窩商和燕子,接下來都沒有好日子過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