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1日訊】(新唐人記者陳皓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體質10年來不斷下降,有1.6億人患高血壓、1.6億人患高血脂,有2億人超重或肥胖,75%的國民處在亞健康狀態。國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國民亞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中國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足是主要因素,日本中小學生的運動量普遍多於中國學生,每天鍛煉2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中國學生僅為6.3%。
據《長江日報》29日報導,從1990以來,中國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國民體質監測。調查顯示青少年的國民體質10年間不斷下降。在2000年完成的一次監測中,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爆發力素質、力量素質均全面下降。其中,反映耐力素質的長跑下降更為明顯。
而今年初公佈的一組最新的國民體質報告顯示,較之2000年,我國青少年的國民體質再次下降,其中,青少年肥胖率增長近50%,城市男學生1/4過胖;青少年近視率從20%增長到31%。
《南風窗》雜誌曾報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蔣效愚,比較我國學生與日本學生體質體能之間的差距指出:2000年,大、中、小學生的握力和50米跑成績,我國學生均低於日本學生。報導指出,中國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足是主要因素。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吳鍵博士的《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因城市化的發展,我國60%以上學生的居住環境不具備進行體育運動的條件;在休息和節假日的空閒時間,學生最喜歡做的3件事是:上網聊天和遊戲、聽音樂學唱歌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不足30%。實際上,在升學和考試壓力下,我國近70%的畢業班學生在休息日和節假日要參加課外輔導,而平時將近70%的學生在上課日每天的家庭作業時間超過兩小時,近70%的學生放學回家後就不允許出去運動。
在2007年公佈的一項世界國民體質排名中,荷蘭、丹麥和德國排在世界前三,韓國排在第24位,亞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亞洲第二。中國排在第32位,亞洲第三。
日本中小學生的運動量普遍多於中國學生,每天鍛煉2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中國學生僅為6.3%;每天鍛煉3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 %,而中國學生僅為1.3%。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經對中日美三國初、高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問卷調查顯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高中生中國為10.5%,日本為34.5%,美國為53.3%。
國家體育總局網站一文,比較中、日、韓三國青少年體質研究結果也顯示,日、韓兩國的青少體質均高於中國:
(1)中國青少年在身體形態方面較以前出現明顯增長趨勢,但橫向比較來看仍與發達國家日本、韓國仍存在差距;在身體素質方面,中國青少年明顯落後於日本,和韓國不相上下,但有些項目不如韓國。
(2)社會結構變遷對中、日、韓三國青少體質健康的影響比較分析得出:日本和韓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遠高於中國,而日本和韓國的青少年就業壓力要遠高於中國,三個國家的家庭結構趨於小型化。
(3)社會生活變遷對中、日、韓三國青少體質健康的影響比較分析得出:現代電子產品,特別是網絡對青少年的衝擊較大,在營養失衡、運動缺乏的情況下,三個國家青少年的肥胖率都有較大的上升。獨生子女比例增加,家庭小型化導致青少年過分被溺愛,戶外運動減少,青少年懶惰現象嚴重。雖然三個國家對青少年的健康意識都有提高,但採取的具體措施效果並不理想,特別是在中國。
(4)學校教育變遷對中、日、韓三國青少體質健康的影響比較分析得出:日本和韓國全社會都高度重視青少年教育工作,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有許多地方值得中國借鑒。中國的學校教育由於長期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學校教育重智育輕體育的現象普遍存在,這與中國的升學制度有很大關係。
(5)中國應樹立全社會“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進體教結合,全面更新學校體育課,加強課外體育鍛煉,盡快實行高考體育考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