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2月21日訊】【編輯語】中國傳統文化貫穿著“天人合一”的理念,每一個習俗用語都伴隨一個悠久的傳說和歷史故事。1949年之後,民風民俗中詞語被改動,新的詞語抽空了華夏民族優秀文化的內涵,切斷了幾千年悠久文化的命脈。
“農曆”名稱從何而來?“農曆”於1968年元月一日,首次出現在大陸各報的報頭。在文化大革命橫掃“四舊”中,認為“夏歷”是夏王朝的印記,必須改名,故通過報紙改名“農曆”,並影響港、澳、臺。
中國傳統曆法,有二十四節氣,又名舊曆、中歷,民間也有稱為陰曆的。它用嚴格的朔望週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歷。此前中國傳統歷一直稱為“夏歷”。
夏歷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做為月首,即初一。夏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3年安排一個閏月,再過兩年又安排一個閏月,平均19年有7個閏月。月份的名稱按照“中氣”而定,含“雨水”的月份稱為正月,含“春份”為月份叫二月等。不含中氣的月份就定為閏月,用上個月的月份名稱稱閏某月。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中,“農曆”條目中註明國際規範名稱: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直譯成中文就是“中國傳統歷”,可見“農曆”之稱並不規範。
對“農曆”是否恢復“夏歷”之稱,有大陸的歷改學家認為,還是恢復“夏歷”名稱好。他們認為,中國傳統歷是全民族的,“農曆”不足以概括該曆法的歷史意義﹔恢復“夏歷”名稱,蘊含悠久歷史文化,同時,“夏”又是代表華夏。
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裡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
夏歷最早可追溯到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從殷墟出土的甲骨片則記載著殷歷。相傳先秦有黃帝歷、瑞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合稱“古六歷”。是世界上三大曆法中歷史最悠久,天體定標點最多的曆法。
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它之後的商、周、秦、西漢初都分別提前,直至漢武帝頒行《太初歷》,又恢復夏王朝曆法的原有月序,以後各王朝也基本沿用這一月序。
夏歷又稱“夏正”,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但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年運動)的變化特徵,同時也包含年的特徵。
夏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週而復始。
夏歷規則與置閏:一個朔望月=月相由新月循環到新月所經過的時間= 29.53059日,新月出現的一天是初一日﹔1年=夏歷正月初一至下一個夏歷正月初一的時間﹔ 1歲=冬至至下一個冬至的時間,約有365日﹔冬至必定在夏歷十一月(子月)﹔凡夏歷一個月內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那個月便是上一個月的閏月﹔閏月的天數與正常月份的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
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朝鮮、韓國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夏歷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目前在中國包括漢族在內的大多數民族仍在使用著夏歷。
新唐人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