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科融合手術 新生兒先天心臟病新療法

【新唐人2009年10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1日電)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傅雲慶今天表示,治療新生兒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有「融合手術」的新治療方式,由內外科醫師聯手開刀,最近有2名小患者順利開刀成功。

傅雲慶指出,過去治療新生兒複雜型心臟病有 2種方式,是由心臟外科醫師在開刀房執行開刀手術,或是由心臟內科醫師在導管室執行心導管手術。但前者須使用人工心肺機,對小嬰兒危險性高且有腦損傷的風險;後者雖不需人工心肺機,但只適用單純型心臟病。

傅雲慶表示,對於複雜型心臟病的小患者,以傳統開刀治療成功率約20%到75%,現在有新的治療觀念,由內外科醫師攜手合作,提供病人新的治療選擇,以國外臨床經驗,成功率可達97.5%。

傅雲慶說,以融合手術治療新生兒複雜型心臟病,不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機,而且開刀時間也從過去的10小時左右大幅減少到 1小時左右,可降低手術過程的風險,後遺症也較少。

最近台中榮總為2名小患者完成融合手術,傅雲慶說,1名小女童去年8月出生後就被發現有心雜音合併缺氧,檢查發現右心發育不全、肺動脈閉鎖等,經評估以開刀或心導管手術都有高風險,建議採融合手術。

這名小女童在出生第8天、體重2.8公斤時進行融合手術,先由心臟外科醫師打開胸腔,以針刺穿肺動脈瓣,接著由小兒心臟科醫師直接施行汽球擴張術,術後病人血氧顯著改善並已出院,這項成果已發表於今年4 月份國際心臟期刊,這是台灣融合手術治療右心發育不全症合併肺動脈閉鎖的首例,也是世界第2例。

還有1名於去年11月出生的小男童,出生第4天時因突發休克、缺氧在其他醫院進行 CPR後轉至台中榮總。傅雲慶表示,病患到院時呈現多重器官衰竭,包括心肺衰竭、腎衰竭、肝功能異常、抽搐、瞳孔放大等。

 傅雲慶表示,心臟超音波診斷小男童為嚴重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症狀包括左心發育不全、二尖瓣閉鎖、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升主動脈發育不全、開放性動脈導管、卵圓孔等,經評估傳統開刀風險過高,改採融合手術。病人於出生10天大、體重3公斤時進行融合手術,術後心肺功能顯著改善而出院,是台灣融合手術治療左心發育不全症的首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