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台灣英雄:張建忠尊重土地務農典範

【新唐人2009年5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26日電)堅持網室栽培、草生栽培、使用有機肥,雲林縣林內鄉農民張建忠務農30年,以自修方式吸收新知,貼近時代演變的農業經營模式,種出口碑佳的牛奶蜜棗,也展現與土地共生共榮的觀念與作為。

從露天、無網室紅甘蔗到精緻型網室牛奶蜜棗種植,這種轉變乍聽令人驚訝。張建忠說,種甘蔗24年,噴藥、整園之類的人工付出,真的很辛苦;無法用網室,又怕風災,後來收成不好,銷路減少,甚至0.1公頃只收益新台幣3到4萬元,不得不考慮轉換農作。

牛奶蜜棗、牛奶鳳梨、牛奶釋迦、牛奶芭樂等等利用牛奶調配的有機肥料施肥法,是近幾年農作的新流行。張建忠在6年前,用0.56公頃試種牛奶蜜棗,試種之前曾四處觀摩、打聽請教、蒐集資訊才下決定。

他說,決定要種蜜棗時,一心只想到要種出好吃、品質好的產品,因為以前種過菜,曾聽一位農友說,葉菜類作物用有機或微生物發酵肥料,種出來的菜特別脆,加上當時流行,自然聯想到種植牛奶蜜棗。

他還記得有一次發生介殼蟲危害,去霧峰農業試驗所請教專家,以草蛉的生物防治法除蟲,這讓他對生物防治除蟲害又有新的經驗。

張建忠自己調配有機肥料,用過期牛奶、一些豆漿、海草精、魚精、菌種等,讓它發酵20天,然後澆灌在根頭。他堅持不用化學肥料,專用有機肥,之前他曾以此用在甘蔗上,那年種出來的甘蔗特別脆、甜。

張建忠驕傲的說,種蜜棗第1年,收成就有口碑,讓他愈來愈有信心。因為每年颱風情況不同,所以從來不曾計算過0.1公頃的單位產量是多少,但是可以確定,扣除成本等費用,0.1公頃可收成6到7萬元,比種植紅甘蔗時要好得多。

講到網室栽培,張建忠的臉龐上,露出另一副驕傲的神色。他說,農作物要陽光、怕風雨,網室栽培可以減少鳥吃、蟲害,但須在蜜棗開花期,適時拉開網子,讓作物吸收陽光,收成才會好。

大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蒼天是陰晴風雨的源頭,張建忠說,務農要看天吃飯,真的很辛苦,人力付出非親身經歷無法體會。網室栽培固然讓作物遮風避雨,但作物也要陽光,拉開網子的時機拿捏是一大學問。

他以颱風季節為例,一般是在這時將網子架上,以免颱風侵襲造成損失,他則適時將網子拉開,不怕風雨,採取「逆向操作」。颱風季適逢8到9月間蜜棗開花期,他這樣做,結果未造成大損失,到了1到3月收成反而都不錯。

張建忠的農地在濁水溪畔的林內鄉,他引用濁水溪水灌溉之餘,網室栽培、施用有機肥而不用化學肥、少農藥,採收期也不用農藥,現場採收馬上可以吃,安全無虞,他驕傲地比著一旁農地說,還有草生栽培,不使用殺草劑。

張建忠利用原先種甘蔗的0.28公頃農地,用草生栽培,任由雜草自然生長,不噴殺草劑,用人工割草,培養地力,土壤又肥沃。他以尊重土地的「共生共榮」觀念與作為,走出自己的特色。

張建忠是林內鄉重興村人,26歲與隔壁村斗六市十三里人的陳素英結婚,夫妻2人胼手胝足務農,育有3女2男,子女都已長大,自己也當了外公,有3名外孫。現在除了林內鄉公所協助推廣,女兒也幫著上網行銷,提供消費者脆、細、甜又多汁的「建忠牛奶蜜棗」。

除了牛奶蜜棗,張建忠現在還多了一樣牛奶釋迦,風味獨特,口感一流。今年聞香慕名而來的人,絡繹於途,流連垂涎,連鄉長邱世文都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林內的驕傲,樹立了現代農業經營的新典範。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