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潮中求自保 自學提升職場競爭力

【新唐人2009年2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 1日電)失業率持續攀升,對一般工作族而言,「自學」將成為提升自我競爭力,遠離裁員命運的治本之道,也是不景氣之下,小小受薪上班族能正面出擊的積極做法。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各國面臨嚴峻的失業問題。以歐盟27國為例,預估今年平均失業率恐回到2004年9%的高點,台灣高度仰賴出口,歐美經濟衰退導致國內出口廠商訂單驟減,裁員聲浪此起彼落。

負責人力政策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官員表示,這波失業潮下,企業雇主向政府尋求協助,政府也推出短中長期刺激就業方案,包括提供新聘僱的薪資補貼,但勞工、員工也必須同時檢視自我競爭力,否則難保自己不是下一個消失的員工。

「失業率上升,大家關心政府的搶救措施、企業如何能不裁員,但最重要的應該是對員工的訓練」。官員坦承,這波失業問題背後,必須更宏觀檢視整體勞動市場的競爭力,唯有提升員工競爭力,才能儘速度過失業潮難關,未來景氣復甦時,勞動力才能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這波失業者多數是因景氣低迷而失業,這些人未來可望隨景氣回升,再度回到工作崗位,但也有一群人失業,是因為職場技能已跟不上時代需求,政府應提供再求職訓練,讓這些人早日重回職場。

他表示,這波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走緩,連專業的白領階級都失業,政府不妨善用這些專業人士,例如聘僱來協助輔導產業轉型;景氣回升時,專業人士自然又可回到職場上。

景氣不見好轉跡象,學者認為,此時不失為加強自我競爭力的好時機,至於要加強什麼技能、知識,可由職場需求、特性分析,而且最好能多想兩步棋。

楊家彥舉例,日前有一個外商公司必須裁員,兩個員工需裁掉一名,A員工專業能力好,但英語能力略差,B員工則反之,英語能力不錯,但專業能力較差,結果外商公司以「容易溝通」為考量,最後留下英語能力較好的B員工。

他表示,景氣差更要進行職場生涯規劃,而且要多想兩步,仔細規劃中長期的職場目標,若中期目標希望成為主管,就要積極接觸、學習管理相關技能與知識,依照職位所需加強競爭力,不但可降低被裁員機率,長期更提高職場競爭力。

經建會官員表示,自我充電有許多方式,除了傳統的上課方式,也可選定職場值得學習的「前輩」為榜樣,向公司內部有經驗的前輩學習。

企業家總喜歡在面臨困難時,以「危機就是轉機」鼓勵士氣,無論是不幸失業或仍保有工作者,都應定期檢視生涯規劃,積極充電,可望降低失業潮的衝擊。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