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月25日訊】(中央社記者高茂雄澎湖縣25日電)菜宅是澎湖傳統農村的獨特景觀,由於澎湖冬季東北季風強勁,而且一年長達五個月,農民在菜園四周以石頭堆疊成矮牆形成保護,成為澎湖傳統農村特色,也展現先民的巧思。
文史工作者許玉河表示,最早的菜宅形態是農民在住家旁邊堆疊成的小菜圃,其後範圍擴大成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由高處觀看,構成美麗壯觀的圖案。
堆疊菜宅牆的石材以咾咕石為主,咾咕石為取自海底的珊瑚礁,由於質地輕、具有可擠壓性,澎湖先民取來堆疊菜宅,也用來建造住宅。有的菜宅下層為較重的玄武岩,上層則為較輕的咾咕石,兩者混合而成,但大部分的菜宅則是全採用咾咕石。
菜宅傳統工法老匠師呂錦全指出,澎湖的菜宅牆有雙牆和單牆兩種,有的下為雙牆、上為單牆;堆疊的技巧在於,小而輕的咾咕石要堆在下層,大而重的堆上層,與一般的思維相反,因為,咾咕石具有可擠壓性,重的在上向下擠壓,日久會更堅固。
根據澎湖文史工作者林文鎮的調查研究,為了防堵強勁的東北季風,菜宅的北牆砌得最高,約在160─250公分之間,東、西牆次之,約150─180公分左右,南牆最低,多不超過100公分。
林文鎮說,澎湖雨水缺乏,土地鹹份很重,不適合植物生長。先民因而發展出菜宅結構,得以在秋、冬兩季東北季風呼號下,仍能種植各式蔬菜,足見先民的智慧。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09/01/25/a25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