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中國模式」,隨時可能猝死

11月15日,20國經濟高峰會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為期一天的會議,象徵性大於實質性。成果僅僅是,各國同意金融預先警報安排,推行更嚴謹的會計規則,增強全球金融體系的問責制和透明度。

峰會成果不大,有多種原因:歐洲主張改革現行金融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但美國和加拿大僅同意作適度調整;發達國家希望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巴西等國,出力拯救全球金融危機,但這些新興經濟體卻仍然把經濟復甦的希望寄託在發達國家身上;美國政府換屆,全球靜待未來白宮班子的經濟決策。

謹守「韜光養晦」國策的中共領導人,注定不可能在這次峰會上有任何作為。一方面,鑑於中美經濟利益的最大膠合,北京不可能接受歐盟與俄羅斯的主張:放棄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另一方面,儘管中國擁有最多外匯儲備,但北京心虛的是,中國自身經濟形勢正每況愈下。

來年春節已不大可能再現農民工返鄉人潮,原因是,沿海地區的工廠倒閉潮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正提前返鄉。勉強存活的出口企業中,訂單銳減,對比去年,訂單減少50%至80%;今年頭8個月,全國工業企業虧損面達18.3%,同一數字,廣東省達28.51%,該省還首次出現三年來的工業負增長。

僅僅一年之間,中國經濟就出現質的變化,呈現衰退,或曰,增長中的衰退。無法再依靠出口,中南海便又轉向內需。當局宣佈,未來兩年,將投資4萬億人民幣,啟動項目,開動工程,目的是刺激經濟、激發內需、保持增長。當局經濟政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防通脹」變成「保增長」。

然而,內需不足,對中國而言,卻是一個老話題,貫穿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三十年。當局多次出手,卻從未見效。中國經濟增長,基本依賴出口,即外需。

內需不足,有多種成因。缺乏社會安全感,是妨礙中國民眾消費的心理癥結,因而,他們習慣存錢,而不習慣花錢。多年下來,只見存款增加,卻未見消費增長。

與世界各國相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中,消費所佔比例嚴重偏低,2000年為46%,之後,不增反跌,到2007年,為35%。而在發達國家,同一數字,在55%以上,美國更高,消費所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高達70%。

內需不足,更重要的成因,乃是中國並不具有完整的市場經濟。中國經濟模式,為權力經濟。即以權力和官位為中心的經濟運作模式。這一模式,為官商勾結、權錢交易、腐敗氾濫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有權才有錢,有錢就有權。

衍生的後果便是,官民懸殊,貧富分化,財富向少數人手上集中,多數人相對貧困或絕對貧困。那少數人,消費飽和,無從增加;多數人卻入不敷出,拮据度日,為了醫療、教育、住房、防老,只能多存少花。單說7.5億農民,占人口多數,卻從未成為消費主體,又如何談得上「內需」?

說到經濟衰退,美國和中國的情形大不一樣。美國經濟衰退,是週期性的,是經濟擴張之後的必然收縮,但其基本經濟面依然完好,市場機制健全,政府定期更換,富有能量與活力。這一切,都構成重新增長的堅實基礎。

中國經濟,一旦減速,一旦衰退,便是致命創傷。制度缺陷無法克服,社會不公無以扭轉,官僚主義尾大不掉,投資再多,也只不過是貪官污吏的囊中之物,無助於大眾利益,更談不上刺激消費、激活內需。

看來,這種依賴外資與出口、並壟斷在政治獨裁下的所謂「中國特色」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隨時可能猝死。

三十年的經濟積累,已經走到一個拐點:一個需要徹底改革政治制度、終結權力經濟、實現財富公平分配的轉折點。這是人類進步的必然方向,也是中國發展的大勢所趨。

拒絕政治改革,奉行「單純經濟主義」,不僅使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難以為繼,也將給未來中國埋下定時炸彈:社會對立,社會失穩,社會動亂,隨時可能接踵而至。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