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三十日專電)美國總統大選還未投票,但各方急於探尋結果,民調遂成為最主要管道之一。一項非正式統計,光是十月份單月的各式民調次數,幾乎與二零零四年總統大選所做的全部民調等量。
根據前美國白宮資深顧問羅夫的調查,選戰開打以來,截至昨天為止,全美各式民調多達七百二十八份,光是十月份,就有兩百十五份;若比較四年前大選,民調總數約莫兩百三十九份,當年十月份也才只有六十七份,兩者比例約等於三倍。
每次大選,媒體與專家都會探討民調的準確性與必要性,顯然愈來愈多的民調,凸顯選戰與民調的重要性,民調受到的重視程度未見減少。
這些民調大都是媒體背後主導,有些是喜於宣傳的大學亦或民調公司所完成。
儘管如此,民調的科學準確性依舊受到不少挑戰。美國政治學協會公元兩千年八月底預測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高爾,將以百分之五十三及百分之六十的兩黨支持度,擊敗共和黨的布希(百分之四十及百分之四十七),但顯然結果不是這樣。
再舉二十七日共有七份全國性民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的支持度差距很大。IBD/TIPP調查結果,歐巴馬只領先三個百分點,但蓋洛普擴大型民調卻有十個百分點差距。
到了二十八日,蓋洛普傳統型民調,歐巴馬只領先二個百分點,皮尤民眾與新聞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兩人的差距卻達十五個百分點。二十九日,Battleground、Rasmussen、蓋洛普傳統民調等結果,雙方差距只有三個百分點,但Diageo/Hotline與蓋洛普擴大型民調,卻顯示兩人差距達七個百分點。
出任白宮資深顧問之前是一家公關公司負責人的羅夫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評論,民意調查可以顯露潛在或目前主流態勢,協助競選陣營聚焦。但其危險處是,有心人拿民調在投票前做文章,意圖讓處於劣勢的一方,軍心渙散,心灰意冷。
羅夫認為,目前的重點是差距幅度,若是相差三個百分點,馬侃仍有可為,若是九個百分點,幾乎就不可能勝選了。然而,沒有人知道那種民調最準確或是何種民調缺失是無法克服的,選民應有正當的理解態度,也就是說一切都還未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