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笑:金融風暴改寫美國遊戲規則

被喻為「經濟911」的金融風暴牽動著每個美國人,並震盪全球。僅雷曼債券的狂跌已使全球債權人損失千億美元。美國人的借貸、投資乃至生活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其它綜合效應一時還難以估計。

傳統意義上的「華爾街」在金融風暴蕩滌下已不復存在。象徵昔日輝煌的5大投資公司已全軍覆沒。貝爾史登靠政府賠付被摩根大通收購、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證券被收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則削髮變身為「銀行控股公司」。曾凝聚了大量年青精英、善於以小搏大炒作各種金融衍生品的「華爾街模式」,可能會遭到嚴格控制,至少要經歷一個痛苦的反思。

治療金融創傷本身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美國國會正連日舉行聽證會,討論自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宏大的7千億金融救援方案。救援方案的命運歸途尚未揭曉,但辯論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聯儲局局長柏南克和財政部部長鮑森受到空前嚴厲的質詢。儘管金融救援方案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減緩危機的出路,但議員們為避免落入「用納稅人錢拯救富翁」的陷阱,不得不百般挑刺。

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也影響著美國政局。已進入 40天短距衝刺的史無前例的「黑人、老人、女人」總統大選隨之起伏擺動。為幫助推出最佳救援方案,麥凱恩已宣佈暫停競選,推遲辯論,到華府參與救援方案。奧巴馬提議放下黨派政治,與麥凱恩發表共同聲明,闡明救援原則。同時,金融風暴也使奧巴馬與麥凱恩的民調態勢從兩黨全國代表大會後的難分軒輊轉為奧巴馬再度領先。

美國正處在十字路口。實際上,布什政府的系列大手筆救援措施,不但關乎金融和經濟體系的穩定及納稅人的錢包,也改寫了美國兩黨政治的遊戲規則。

首先,這次在面對金融危機時,布什共和黨現政府的政策趨同於民主黨,黨派界限消彌,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

共和黨政府和民主黨政府在干預經濟問題上向來背道而弛。在30年代大蕭條時,共和黨總統胡佛主張不能用立法行動或行政手段來解決經濟不景氣。儘管胡佛在後期採納了一些恢復金融的措施,但已為時過晚。直到民主黨羅斯福上台才開始用「新政」大規模干預經濟,開創用赤字財政和公共工程解救危機的先河。

這次布什政府一開始就下猛藥救市。從出資背書貝爾斯登、到拯救「兩房」和美國國際集團,再到提出7千億金融救援計劃,無不與傳統民主黨的干預經濟理念和手法相同。

其次,大難當前,不但現政府,兩黨總統候選人也放下了黨派之爭,把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置於政黨利益和大選之上。在奧巴馬和麥凱恩發表的共同聲明中,兩人表示,「不管這場經濟危機是如何引起的,我們都有責任解決它。」「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這是共同協作的時刻。」「這不是民主黨的問題,也不是共和黨的問題,而是美國的問題。」兩人認為,「雖然布什政府提出的救援計劃有缺陷,但保護美國經濟的努力決不能失敗。」兩人對修改完善救援計劃提出了很在理的5點原則。雖然不能說奧巴馬和麥凱恩已拋棄前嫌或就此和睦,但至少雙方在處理危機和維護國家與人民利益上堅定地擰成了一股勁。

布什即將離任。這個龐大的救援計劃與其說是布什任內的最後的決策,不如說是為下屆政府(不論是麥凱恩還是奧巴馬)制定的工作內容。麥凱恩和奧巴馬超越黨派的表態為政府政策的連續性提供了保障。

再其次,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兩黨議員在國會討論救援計劃時的觀點立場也衝破了慣常的黨派界限。許多議員跨黨發表意見。如果就議員對計劃的監管、受益者、執行效果等發言內容來判斷,很多場合已經難以區分誰是民主黨,誰是共和黨。一位阿拉斯加的民主黨議員講完後,接著發言的一位阿拉斯加共和黨議員幽默的說:「我聽不出他是持民主黨的觀點。」當然,民主黨的議會大老從一開始就對布什的救援計劃持支持態度。這不是妥協後的握手言歡,而是理念和政見的趨同。這在國會山是多年難得一見的政治默契。

有的中國大陸學者擔心:美國體系─這個擴張了60多年並且直到最近還在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無形帝國,會不會在這次危機中經歷宿命式的斷裂。看來這是多慮了。美國並不存在黨或國家主導的愛國主義,議會發言一般都黨派色彩明顯,但在重大關頭,主宰大勢的仍是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

在金融風暴中體現出來的兩黨政策趨同對總統大選起到微妙的制衡作用。應該說,金融危機對共和黨現政府和麥凱恩不利,因此麥凱恩不斷作出與布什的切割姿態。而布什的政府救市計劃在贏得民主黨支持的同時,也緩解了共和黨的負面形象,對麥凱恩不諦是一種提拉。

次級房貸及其金融衍生品的泡沫已經破滅。但其對美國經濟和政治的重大影響仍在升溫發酵。在選舉日即將到來的情況下,奧巴馬和麥凱恩如何把握拿捏這一話題,無疑是制勝出線的重要因素。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