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坪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近日在網站上發佈了200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00強」排行榜,中國大陸只有18所高校進入該排行榜,而且排名都在200名之後。
上海《新聞午報》的消息說,上海交通大學排行榜以國際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表現作為主要指標,包括:反映教育質量的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折合 數,佔10%;體現教師質量的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折合數,佔20%;各學科領域論文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師數,佔20%;體現科研成果的《自然》和 《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折合數,佔20%;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佔20%;以及由上述五項具體指標 得分之和除以全職教師數而得的師均學術表現,佔10%。
根據這些指標,哈佛大學位居全球之首,中國大陸共有18所大學上榜,而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這18所大學均未能進入前200名。上海交大的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大陸部分名牌大學理科和工科的科研產出規模雖然較大,但高質量論文比例較低,同時缺乏國際級學術大師和重大原創成果。
對於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500強排行榜,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藍雲評論說:
藍雲:「美國搞大學排行榜最起勁的是《美國新聞》,它不光搞本科院校也要搞研究生院排行榜,各個專門學科也有排名,現在更有最好醫院排名,這是它的一個大生意,而且這在美國高教界影響也是很大的。
是不是有爭議?那肯定是有爭議的。因為如果排名標準不同的話,結果肯定就是不一樣的。交大搞的這個排名很明顯是注重科研這一塊兒,以一個學校的科研好壞決定這個學校的名次。這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因為所謂大學不一定是學校規模很大,或者不一定是學生人數很多,所謂大學就是你所擁有的『大師』,就是說有多少學術領域裡的大師,這個學校就算好,按這個標準來算,我覺得他所規定的這幾個指標還蠻有意義的,就看他的科研成果國際上有多大認同,用這個來做標準。
所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我倒覺得中國沒有大學能夠進入前100所的話,倒也並不奇怪。因為從科研角度說,中國雖然最近有很大的長進,但是好像尖端的、有突破性的發現好像還是在發達國家比較多,中國還是比較少。因此我覺得這個排名可能會得到那些比較重視科研的大學或者比較重視科研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同。」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國際商務教授蘇展認為,中國大學近年來的擴招和教育產業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大學的教育質量,
蘇展:「在校學生現在的數量增長得非常快,這是可喜的,但是,質量、效率和公正的問題越來越尖銳。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學校在盲目地把教育變成商業,這個現象非常有害。這最大的犧牲者就是質量,就是效率,如果要是盲目地把教育變成商業的話,中國這些學校短期或者中期可能會得到一定的經濟回報,長期來講對中國的社會發展肯定會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藍雲認為,中國大學在資金投入和學術環境方面有待提高。
上海交通大學公佈的排行榜顯示,美國大學具有明顯的主導地位,佔了排行榜前20名中的85%、前100名中的54%,前200名的49.5%。除了哈佛大學,位居前十名的其他大學依次是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和牛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