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台灣國防部長陳肇敏到台中縣烏日的五光村慰問國軍弟兄協助救災,被當地某位在現場的災民以不滿的情緒向陳說不用來作秀等等言語,而成為「新聞」。昔日「軍愛民、民敬軍」的軍民本一家似乎在這則報導中蕩然無存,不禁令人感嘆。
自古「天災」與「人禍」總是如影隨行、秤不離砣,而天災與人禍的相互影響在歷史的殷鑑中不可勝數。殷商末年,殷紂王荒淫殘暴,引起了百姓的強烈不滿。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在商郊牧野舉行誓師,其誓詞即是有名的「牧誓」。武王痛斥紂王只聽妲己的話,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讓他們暴虐百姓,導致天怒人怨,最終將招致殷的滅亡。
「牧誓」中有這一段:「……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道盡了一個「離心離德」的70萬紂王大軍竟會掉轉兵器攻擊殷紂軍隊的悲哀,並給同心同德的武王軍隊做了先導,殷紂覆滅。
而武王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所營造的「同心同德」則為後世留下典範。歷史亦在不斷驗證著一個真理:一個政權如果導致百姓離心離德,那麼其覆滅的下場也就為時不遠了。
唐太宗與魏徵的君臣之道也為中華文化寫下了傳神的佳話。唐太宗造就了諫官魏徵,魏徵造就了明君唐太宗。不為個人榮辱生死的諫官遇上不計前嫌、不好面子的明君方能不違天意,而始能造福百姓。魏徵去世後,唐太宗在一次朝會上慨歎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太宗決心保存這三面鏡子,內心嚴格要求自己,以防出現什麼過失。也因而少掉了許多錯誤的政策,免除民怨而乃有盛世。
因此,若受災的民戶可以想想日後如何能不做短視近利的開發、不放任社區髒亂阻塞排水、學會敦厚的體諒與理性表達情緒。官員與軍兵有不以一黨政績為訴求,能為百姓的生計,甚為輪替的政黨思量政策的延續,那才是同心同德。
而媒體若能中立的報導,不以偏激偏頗的畫面與論述為基調,自能稱得上是心中有歷史的社會公器。社會是個整體,唯有同心同德、人人以心為明鑑才有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