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B肝新準則 長期用藥治療 成趨勢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三十日電)長期用藥治療慢性B型肝炎已成趨勢,鑑於不同藥物抑制病毒、抗藥性的效力各有不同,亞太肝臟醫學年會最近公布新版治療準則,建議女性病患先用干擾素以免妨礙生育計畫,當第一線抗病毒藥物「干安能」出抗藥性時,可併用「干適能」,大多學者主張在抗藥性出現前即應換藥。

與會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指出,治療B型肝炎的藥物分為兩類,一類是調節免疫的干擾素,另一類是核酸類藥物。干擾素沒有抗藥性、療程一年,缺點是注射不便及類似感冒的副作用,適合年輕、病毒量不多的病人;核酸類藥物口服方便,美中不足的是抗藥性問題,而且降低病毒量、抑制病毒活性的效力不一。

成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定宗說明,各種口服核酸藥物中,「貝樂克」使用五年的抗藥性發生率為百分之一點二,遠低於「干安能」五年的六成五、「干適能」五年的二成九、「喜必福」兩年的二成二,未曾治療的新病人可評估先用「貝樂克」,如果用過「干安能」再用「貝樂克」,五年的抗藥性達高達五成。

台大醫院肝炎中心主治醫師劉俊人說,「貝樂克」降低病毒量的表現不特出,對於抑制病毒活性且使B肝病毒e抗原由陽轉陰(治癒的指標之一)的效力,也不如「喜必福」,因此亞太肝臟醫學年會認為,當舊病患使用「干安能」發生抗藥性時,可再併用「干適能」,組合治療延長藥品的效力,以免無藥可用。

台大醫院將展開「貝樂克」併用長效干擾素的二百九十人臨床試驗,陳培哲解釋,希望兩大類藥物的夢幻組合,能讓新病患既無抗藥性問題,還能有效降低病毒量,因為目前缺乏長期研究顯示不同口服藥物的併用組合,能產生完美的療效。

低抗藥性及低病毒量是慢性B肝療程的兩大重要指標,張定宗指出,醫界也傾向病患每半年檢查體內的B肝病毒量,在抗藥性出現前即行換藥,在病患各別單用「干安能」六個月、「喜必福」六個月、「干適能」一年時,如果血中還測得到病毒時,即應換藥。

目前全民健保的肝病用藥給付仍以「干安能」與「干適能」為第一線用藥,而且給付療程多未超過三年,因此病患若要選擇其他藥物提高治癒率,就必須自費。970330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