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二十世紀中國名畫展-姚永安集藏 (上)

【新唐人2005年1月18日訊】【藝海漫遊】(61)二十世紀中國名畫展-姚永安集藏(上):姚永安珍藏展 為中西文化搭起交流橋樑。

旅居加拿大多年的收藏家姚永安先生在香港出生,是一個看著美國雜誌、聽著英美流行音樂長大的人。參觀過許多西方博物館、喜歡達芬奇的名畫。這樣從小就受西方文化影響很深的人,是什麼原因令他對中國名家書畫產生興趣?

姚:所以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中國畫是很悶的,很老土的,所以一直也沒有去看。但是直至我十多年前有一次去一個在香港辦的中國名家畫展。當時我的感觸很強。因為我從沒有如此震撼的感覺,很感動的。因為不僅是它的內容,還有它怎樣用墨,用筆。單是一種黑色,可以有那麼多不同的變化,不同的層次,不同的顏色,可以是濕,可以是乾的。那一次感覺是從來沒有的,也是由那一次我開始了喜愛中國畫。但是當看到真正名家的作品,真的很不一樣。

一場書畫展改變姚永安對中國畫的看法,進而接受了中國書畫。姚永安談到他收臧中國書畫也有一個很奇特的過程。他的第一個收藏是用在澳門賭場贏來的大獎買了一幅徐悲鴻畫的馬,不過多年之後他才知道那是假的,也許就是說人還是不該不勞而獲吧。第一次收藏就買到假畫,不過這似乎也不影響他對中國書畫的喜好與收藏。姚永安一有機會便收藏更多的中國名家書畫。

姚:因為在過去一百五十年,很多中國好的藝術品離開了中國。 當時清朝,大家也知道,就算到了近代,文化大革命前后,有很多很好的,就算是齊白石的東西,當時去買,也很便宜,但是那些東西如果不是去了外國,可能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就會被燒掉了。

姚:但是我最好的畫是從美國的收藏家的朋友那裡買回來的,他們上一代買了這些畫,但是他們過身之後,他的後人不認識,他們不能說中文,不認識那是什麼東西,那就放在那裡,我說給我吧,我跟你們買吧,很多好的東西是從那裡來的。因為機緣巧合、因為能珍惜別人不知道珍惜的國寶,姚永安就這樣一路收藏下來,並且希望讓更多人來認識中國書畫。

姚:我想當我有這些畫的時候,我希望可以拿出來給多些人看,可以同時辦一個講座,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場刊,請一些專家來說出他們專家的意見,這是一個耕耘。

我是一個很西化的人也可以喜歡中國的畫,我相信透過這個畫展可以讓更多的人感受、分享對中國畫的認識。姚永安以自己為例鼓勵大家來認識、欣賞中國書畫。秉著「藝術共賞」的精神促成此次的姚永安集藏展,共有27位中國近代名家40幅畫作展出。對於許多人將注意焦點放在這些畫作的金錢價值上,姚永安先生甚不以為然。

姚︰我們去一個博物館看畫的時候,我們不是看它值多少錢,它是誰,哪來的,我們不應當這樣,我們在這個地方,應當是看看那些畫的內容,可以有這個問題的,可以買了就放在您的家裡,但是沒有這個問題,這裡有博物館,有藝術館,看多點也可以的,可以買書的。這是我唯一不太喜歡的,太多人都從錢這個角度去衡量這次畫展,所以這點我相信大家應該想想。藝術價值不在於價格,而是美好創作所散發出來的良善祥和,甚至能啟迪人心。

姚:中國人,因為華人通常談到的都是談錢的問題,但是今天我們在加拿大,錢不太是一個問題,不是五十年前的中國,那裡沒有錢,沒有東西吃。但是在這裡,當我們有溫飽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有其他的東西,我們去關心社會,也可以關心文化,藝術這些東西,非常重要。但是我也相信這個畫展也不僅僅是華人的,我相信加拿大的一般非華人也可以欣賞。多元文化的社會,讓藝術透過彼此尊重、交流、薰陶,不僅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自己獨有的新風格。

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源遠流長,自魏晉時期初創繪畫理論與作品形式,經唐宋鼎盛時代,到元、明、清三代,形成一個文化發展的曲線。清末民初,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自由民主思潮的開展,近代中國繪畫踏入新的里程,進而在海內外百家爭鳴大放異彩。姚:當我們談到中國畫,現代中國畫的時候,通常我們可以將它大概分做兩個,兩批不同的人,第一批是我們稱作傳統派的,他們所學的是從三千年中國繪畫裡面,從前人的大師的作品,從他們的畫裡面學習的,跟著他們有自己的突破,成為自己的風格,他們是傳統派。另一批是跟中國過去一百年多前,這個心態是有關的,因為,當年八國聯軍入侵時,中國人意識到需要強大,就要去外面學習,所以當時那裡是科學或者藝術或文化,很多中國人去日本跟歐洲去學習,而這一批我們稱為現代改革,改革中國畫的畫家,徐悲鴻,高劍父就是代表的人。1906年弘一法師李叔同東渡日本學習西洋繪畫並回國執教,開啟了中國近代繪畫東西融合的大門。接踵而來的高劍父、豐子愷留學日本習藝,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留學歐洲,而後設立藝術院系,創立各自的門派。齊白石的筆簡意足,高劍父的嶺南風采,徐悲鴻的中西會通,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李可染的雄渾氣勢,蔣兆和的筆底眾生,林風眠的意閒情濃,吳冠中的東方情思……許許多多的先進名家,各具巧思,工筆寫實,簡筆寫意,這些源自中國人文思想與天人合一宇宙觀的藝術創作,共同締造了國畫的歷史新頁。姚永安先生首先推崇齊白石畫做。無論是蝦、動物,還是一些草蟲,在齊白石的筆下,都很生動也有了它們的尊嚴並且很可愛。

這三幅應當都是他晚年的八十多歲的時候作的,也是他藝術創作最高峰的時候,當然,他的蝦是很多人看過的,也非常有名的,他畫的蝦。這是他變過幾次,比較晚期的一個作品,很多人他作的畫有一個講法就是不能夠太像,太相似就不夠好了,但如果不像,也不好,所以這是寫意跟寫實的平衡。

齊白石為了畫蝦,就在桌上放一個盤子,裡面擺了很多真蝦。所以不是就這麼隨便畫的,無論神似或形似,都是充分吸收之後再畫出來的。

這是他的梅花,這是從其他一般梅花的不同是他用紅點去點個瓣,而不是用線勾,勾出花那個邊,你看到有一種濕的感覺,你可以感受到這作品的新鮮與濕潤。這也是中國筆墨的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明明這是乾的,但是為什麼你看的時候有一種濕的感覺呢。齊白石畫了很多很多題材,差不多所有東西都畫過,單是花卉跟瓜菜,有專家數過他有超過110種不同的品種。

這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在中國的畫史上,從來沒有有人可以畫過那麼多不同的東西。

姚:但是他畫人物跟山水比較少,他的人物比較簡單,也比較有一種古的趣味。他通常有一種想表達的心情,是透過人物畫出來的。這個,他寫的是湖海讀書圖,有一位朋友解釋是,中國人應當看多些書,尤其是中國人散居海外,移民到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這就『渡湖過海不知休』,是到處去,在全世界都有中國人的,但是讀書是重要的,這個,感覺得到是畫家的一種表達,但是這一幅亦可以看到是就是中國畫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通常我們說的不單止是畫本身,還有書法跟詩,這是全部放在一起的,這一張作品跟豐子愷那張,少女工作那張,你可以看到就是字跟畫,跟詩完全溶在一起的,這也是其他西方畫沒有的東西,但是你說齊白石他不單止是詩,書,書法,他的印章,也是非常出名的,單是任何一樣,他已經成為大家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