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完整版】菲方人员失去拇指 菲中冲突视频爆光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1日讯】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收看新唐人快报,我是天心。

今天是美东时间6月20日,星期四 。订阅新唐人,了解最新要闻。

今日焦点:菲律宾军方发布菲中军人海上冲突视频 中共否认;印中直航停飞4年 北京提议重启遭印度拒绝;德韩致力于贸易多元化 摆脱对中共依赖;618最残酷打折季 消费者躺平商家被迫内卷

菲律宾军方发布菲中军人海上冲突视频】

菲律宾武装部队负责人周三(6月19日)表示,中方海警人员17日在南海的举止构成“海盗行为”,北京应该赔偿菲方的损失。

菲律宾军方周三在社交媒体X和脸书上,分别放出多段17日冲突现场的视频。

菲方指控中方士兵登上菲律宾政府船只,挥舞斧头和刀具刺穿菲方海军船只并夺取拆开的步枪。周四中共外交部否认菲方指控。

周一(17日),在菲律宾军方对位于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BRP Sierra Madre)执行人道主义轮换和补给任务期间,中共海警人员被拍到“威胁用斧头伤害菲律宾士兵”。

参与菲律宾军方补给任务的有两艘硬壳充气艇(RHIB)和一艘军方承包的民用船只。

根据菲律宾政府放出的视频,菲方的补给任务被中共海警人员打断,中方部署了至少8艘船只来执行骚扰任务。

菲律宾政府称,中方船只多次撞击并试图阻挡两艘菲方的充气艇,最终将这两艘船困在仁爱礁附近。受雇的民用补给船只没有靠近浅滩。

1999年,菲律宾为了强调其主权主张,将“马德雷山号”登陆舰搁浅在仁爱礁,并在该舰上设有一个哨所。

近几个月来,每当菲方船只试图对驻守的海军人员提供补给时,总会遇到中方船只的骚扰。

根据视频,在警报声中,中共海警人员强行拖走了一艘菲律宾军方用的充气艇,“同时威胁要用斧子打伤一名菲律宾士兵”。

菲律宾武装部称,中共海警人员“袭击了橡皮艇上的一名士兵”,同时“猛烈撞击充气艇,挥舞着带刀刃和尖头的武器……并发射催泪瓦斯”。与此同时,“菲律宾武装部人员正在对一名受伤的海军水兵进行急救。”

菲律宾武装部称,中共海警包围了已经停泊的菲方充气艇,然后“向我们的人员投掷石块和其它物体”……并“砍破”橡皮艇,“使它们无法运行”。

随后,中方海警船员继续骚扰,“使用人身攻击、使用带刀刃的武器……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频闪灯。”

菲方指控说,中方举止是海盗行为,他们“抢劫物资、偷窃设备,并最终摧毁船只,让船无法移动”。

一名菲律宾士兵、一等水兵水下操作员杰斐逊‧法昆多(Jefferson Facundo)在中方钢壳船和菲方充气艇撞击时失去了右手拇指。据悉,法昆多当时手抓着充气艇的边缘,被中方船只夹住了。

菲律宾武装部队负责人罗梅罗‧布劳纳(Romero Brawner)将军说。“我们没有武器,也没有带刀刃的武器……我们有视频显示,中方人员甚至用刀指着(菲方)人员进行威胁。尽管如此,我们的士兵还是赤手空拳地战斗。你会(在视频中)看到,他们试图推开敌人……推开中方海警部队。他们阻止(中方人员)用刀和斧子攻击他们。”布劳纳说:“我钦佩菲律宾士兵,因为他们表现出了克制。我们的目标也是防止战争。”

根据菲律宾的说法,他们在为仁爱礁岛执行补给任务时,不允许军方人员带枪,同时也不使用大的灰色金属船,而是只派出民用船只去执行任务。17日派出的是充气艇。

布劳纳周三在西部司令部总部向受伤士兵法昆多颁发伤残奖章,并通过安全电话会议与驻扎前哨的士兵进行了交谈。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周三回应此事时,再次将责任推给菲律宾,称菲方“不顾中方劝阻执意侵闯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是造成此次事态的直接原因”。

中共喉舌媒体《环球时报》周三也刊出了中方的现场冲突照,跟菲方的现场视频完全不同。比如:在一张名为“中国(中共)海警在仁爱礁海域登上菲军方快艇检查”的照片中,居然出现了一艘中国民间的渔船。

印中直航停飞4年 北京提议重启遭拒】

路透社今天(20日)报导,印度官员表示,中共正在向印度施压,要求在停飞4年后重启直飞的客机航班,不过由于边界争端持续紧张,印度已表示拒绝这项提议。

中印双方边境部队于2020年6月在拉达克(Ladakh)地区发生冲突,造成多人伤亡,两国此后关系跌至谷低,并部署了数以万计的士兵相互对峙。

自那次冲突后,印度便对想前往当地投资的中国企业设下障碍,禁止数百个受欢迎的应用程式(App),并切断客运航线,不过仍有货机直航。

2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过去1年左右,中共政府和航空公司数次要求印度民航局重启直航,其中1人表示,中共认为这是一项“重大议题”。

中共外交部上周在一份声明中对路透社表示:“我们希望印方与中方同向而行,早日恢复直航。”并称重启直航将符合双方利益。

据外界分析,恢复直航实际上更有利于中国,因中国疫情后国际客运复苏仍落后,但印度民航业正蓬勃发展。

但一名熟悉印中双边发展的印度高阶官员谈到北京恢复直航的要求时说:“除非边境实现和平安宁,否则两国关系的其他部分将无法向前推进。”

航空分析公司睿思誉(Cirium)的数据显示,印中直飞航班数量在2019年12月达到最高峰,中国航空公司包办了其中371个航班,是印度航空公司168个航班的2倍多。

就在4个月后,随着疫情升温,印中往来航班也被迫暂停。除了少数返国包机之外,即使印度在1年后取消对国际航线的防疫管制,而中共也在2023年初取消所有疫情旅游限制措施,两国之间的航班依旧没有恢复,旅客现在必须在香港、杜拜或新加坡等地转机。

【德韩致力于贸易多元化 摆脱对中共依赖】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周四(6月20日)在访问韩国期间表示,韩国和德国的共同目标是摆脱中国(中共),扩大原材料供应商,在关键产品方面减少对中国(中共)的依赖。

据路透社报导,哈贝克在访问首尔时表示,“韩国的经济政策与德国类似,都以贸易为重点,依靠市场开放,并且尽可能压制保护主义倾向。”

德国摆脱对中国(中共)的经济依赖的愿望由来已久。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1年上任时曾承诺,他的政府将改变德国与中国(中共)的关系,摆脱对中国(中共)的经济依赖。然而三年后,情况少有改变。很多德国公司呼吁,要求平等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在中国有大量业务,他们不仅渴望维持业务,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希望扩大。

据《纽约时报》4月17日报导,德国企业去年在中国投资了1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0亿元),与日本和美国企业不同,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几乎没有减弱的迹象。

另据美国之音2月24日报导,欧盟去年也提出“去风险化”战略,以降低对中国(中共)的经济依赖,但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23年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反创新高,与欧盟的去风险策略背道而驰。

一般说来,海外投资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经济现象,涉及到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和动态,包括技术转移、品牌建设、管理提升等,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进口或出口。但就现实而言,德国企业持续加大对华投资客观上加大了德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韩国方面,尽管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首尔与美国和其它富裕民主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有极大兴趣参与对抗北京的经济胁迫。

去年,韩国被日本邀请作为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组成的七国集团的非成员参加了5月19日至21日的峰会。峰会在一份联合公报中宣布,他们将“促进经济的韧性”,并通过“降低风险和多样化”来对抗北京的“经济胁迫”和“恶意做法”。峰会发表的另一份声明表示,要让那些“试图将经济依赖武器化”的国家“面临后果”,但没有点名任何国家。

韩国是哈贝克此次亚洲之行的第一站,预计他还将前往北京,讨论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问题,并帮助处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争论升级所带来的影响。

哈贝克率领的代表团由来自德国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组成,当天首先举行了德韩企业家圆桌会议。

哈贝克表示,“其中一半企业已经在韩国设立了分支机构,而另一半企业则希望探索韩国市场,了解韩国的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有哪些市场机会。”

【618最残酷打折季 消费者躺平商家被迫内卷

周三(6月19日)发布的第三方数据估计显示,中国经济萎靡不振之际,“618”年中电子商务销售节销售额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滑。年轻消费者也在捂紧荷包,有大学生表示,钱包已空。

数字零售数据提供商商汤科技(Syntun)表示,在618购物活动期间,中国主要网络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GMV)比去年同期下降7%,只有7,428亿元人民币(合1,023.6亿美元)。

据路透社报导,业内专家表示,今年的购物节未能激起消费者的热情。而经济黯淡之际,各大平台都将优惠期限延长至数周,以吸引消费者打开荷包。

618购物节于2010年首次推出,当时仅有一天的促销活动。

京东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等主要电商平台今年取消了传统的预售期,即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内支付定金,然后再完成购买。相反,他们延长了优惠期。

中国正受到挥之不去的房地产危机和高失业率的拖累,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同时,用打折的方式刺激消费,已经不灵。

来自杭州的大学生孟安妮(Anita Meng)告诉路透社,“说实话,我一直没有关注618,因为(购物节)实在是太多了。”

“即使这些节日还在继续,我的钱包已经掏空了。”

分析师说,需求低迷,一方面让零售商持续陷入价格战和低利润率,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通货紧缩压力。

“低价”现在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普遍特征,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难以留住客户,即使是传统上成功的销售节也是如此。

不只是消费者消费力疲软,京东的商家更是内卷严重,去年以来,全行业进入了“卷低价”的时代。

根据京东官方宣传,在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京东的图书类目将以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进行促销——这是京东为图书商们“算好的价格”。

知名出版集团磨铁出版的创始人沈浩波爆出,“京东强行让商家参与低价促销”,指的是由于京东的自营机制,商家的货往往存放于京东的仓库中。因为几乎每年的大促购物节,都会爆发商家撤店的事件。演变成,“即便你(商家)不同意降价,京东可以直接锁你的后台,然后擅自给你改价,并直接把货从京东的仓库里发出去。最后以实际成交跟你结算。”

一名从业15年的电商从业者长叹一口气表示:“今年的618真的是我见过最惨烈的618。我甚至怀疑明年还是否会有618。”

好的,锁定最新要闻,请订阅新唐人快报,不要忘记给我们留言、点赞,我们一起传播真相。感谢您的收看,再会。

《新唐人快报》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