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0日讯】中共“国企造假”风波持续扩大,最新消息传出,有21家国企因违规行为及财务造假等被罚。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大型的国营企业被查出,存在财务造假等严重问题。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国有企业多达21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3家。
这21家国企中,只有ST中泰被出具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另外还有18家上市国企被实施风险警示。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国企很多都是一种既得利益集团,靠提拔、靠领导提拔,跟体制跟公务员其实一样的一个操作。所以很多时候国企的领导为了政治资本,为了自己的一个直效的奖励,为了自己一些股份的,因为很多国企它们都有一些官股股份,他们的一个套现能够套利,他们就会变成了有动力去造假。”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高达119次,较上年同期增加45家。其中被处罚两次以上的企业有35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6家。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副教授孙国祥:“目前因为只公布出来这些数据,我们也许假设我们看到真正的数据,可能整个国企的企业,应对的压力跟手段,可能都多多少少有问题。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内部控制不足,也就是中(共)国国企的内控体系不健全,也就是说许多中(共)国国企内部控制跟治理结构它不完善,导致财务造假行为较为普遍,而且比较不容易被发现。”
造假最严重的当属辽宁锦州国企锦州港公司,营收造假86亿,被监管机关查获后,直接勒令停牌一天,导致近十万股东损失惨重。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被处罚2300万元。
黄大卫:“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它财务造假,最后罚款罚钱,最后股价下跌,但是他们其实都是国企,他们并不会影响自己的钱包多少钱,而是让广大老百姓来买单。大部分的股民,他们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他们没办法去追究,往往损失的都是老百姓。”
其它包括由深圳国资委控股的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由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控股的海峡创新网际网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新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控股的“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企的财报中,都存在财务造假的问题。
孙国祥:“虽然习近平上台之后,不断的说这个打贪或反贪,但是多多少少大致上还是非常的人治色彩,也就是说它没有一个所谓的法治的,真正的西方国家的法治色彩,所以我们必须要追究就是第一个,它的监管跟审计的资源可能不足。”
大陆自媒体发文指出,这些国企财务造假动辄数千万元,多则几十个亿,被发现后,处罚最轻的才罚款480万元。
黄大卫:“而且国企往往也有很多境外投资者去投资,最后结果就是无论是境外投资者也好,或者中国国内的股民也好,所有的老百姓来说都对于这种官僚体制里面的企业失去信心,它最终影响了整个国家形象,当一个市场没有信心的话,整个经济就难免向下行。”
文章质疑,这种不痛不痒的处罚力度,在如此严重的财务造假面前,如同隔靴挠痒,简直就是变相鼓励造假。
孙国祥:“那当然最严重的还是金融风险可能增加了,也就是说大规模的财务造假,会引发这个金融市场系统性的风险,那也就是究竟国企是不是只有这几家,还是每一家都有问题,那当然如果稍微更扩大一点,它可能还会导致信用危机。也就是投资者跟金融机构对市场的信任度会降低。”
专家指出,可能还会爆出更多国企造假,这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编辑/孟心琪 采访/易如/王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