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前融券量突暴增 涉事头部券商及企业被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4月15日讯】中国两大头部券商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及知名钛白粉生产企业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钛白),近日同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是涉嫌违规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公司融券量在增发前诡异突增10倍。

当地时间4月12日晚间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发来的《立案告知书》,因为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据悉,与上述两家头部券商一同被调查的,还有中核钛白的实际控制人王泽龙。

(网页截图)

据陆媒《每日经济新闻》4月14日报导,中核钛白曾于2023年3月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2.88亿元,发行价为5.92元/股。其中,中信证券是该项目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是该项目16家认购对象之一,其认购金额为5.47亿元。上述认购对象的定增认购股票锁定期为6个月(即2023年3月9日至2023年9月8日)。

中核钛白公司去年10月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解除限售暨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则显示,公司向王泽龙非公开定向发行4.6亿股,发行价格为3.46元/股,限售期为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36个月(即2020年9月30日至2023年9月29日)。

而通过对比研究中核钛白融券数据、转融券数据、定增时间等,陆媒发现,在中核钛白定增股票上市前后以及解禁期前后,上市公司的融券量出现了异常表现。

首先,在中核钛白定增前,上市公司融券量突然激增约10倍;在锁定期解禁前后,融券量峰值则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融券偿还量与净卖出量则几乎持平;

其二,在增发过程中,中核钛白员工持股计划曾在去年参与转融通,同神秘有券对象通过转融券融出大量上市公司股票。

报导援引业内人士的分析指出,这一数据变化与市场上的“定增+做空”套利模式十分相似:定增前借券,解禁后用认购股还券。

应该注意的是,在2023年10月14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了《关于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相关安排的通知》,明确规定“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战略配售股份,以及持有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让的大股东或者特定股东减持股份等有转让限制的股份的,在限制期内,投资者及其关联方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公司股票”。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导提到,去年10月20日,曾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中核钛白提问:大股东有没有参与转融通业务?中核钛白当时明确予以否认。

此外,中核钛白曾于2023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收到王泽龙出具的《关于自愿不减持公司股份的承诺函》的公告。

根据这份公告,股东王泽龙持有的公司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将于2023年10月17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而基于对公司未来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的充分认可,王泽龙自愿承诺:自2023年10月13日起6个月内(即2023年10月13日至2024年4月12日),如公司股价低于13元/股,其不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报导详细列举了在中核钛白增发前后的一系列异常现象及详细的相关数据后,援引多位投行人士的分析指出,从中核钛白融券量、转融券时间来看,这类似于过去市场上的一种“定增+做空”套利模式:定增前借券,解禁后用认购股还券。

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和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投行总部总经理进一步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拆解:通常融券和定增是同步进行,因为定增是折价认购,所以“不管下跌还是上涨,在一开始有折价的时候,认购方的收益就已经锁定了”。

王怀涛律师表示,还券周期和定增解禁周期同步,用认购股去还券就有少则几个点,多则十多个点的收益。“定增+做空”套利模式的风险点恰好在于还券周期和定增解禁周期是否一致,如果时间凑不拢,股价涨跌就会影响收益锁定。

王怀涛进一步指出,以前定增解禁期是在一年半甚至更长时间,锁定期长其实不好进行这种套利模式的操作。现在缩短到半年,正好和融券周期的合约时间大致匹配,让“定增+做空”套利模式有了操作空间。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