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习近平恐惧西方模式 救经济面临多项难题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8月29日讯】中国经济前景日趋暗淡,经济学家呼吁当局给民众发钱,以刺激经济和消费,但遭到官方否定。知情人透露,习近平恐惧西方“福利主义”的经济模式,救经济面临多项难题,而且等待的时间越长,越会加速中国经济崩塌。

今年以来,官方发布的糟糕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萎缩、出口下降、房价低迷、消费者价格陷入通缩、青年人失业率则创下历史新高。虽然当局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经济疲软的现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一直呼吁中共政府采取更大胆的举措来提振经济,如派发现金,促进消费支出。但中共否定了西方国家这种“福利主义”的做法。

《华尔街日报》8月29日报导,了解北京决策的人士透露,习近平恐惧西式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认为这种增长是一种浪费,与他把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强国的目标不符。

知情人表示,习近平认为,北京应坚持财政纪律,尤其是考虑到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使得类似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不太可能出台。

同样不太可能发生的,还有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大改革,或者是放松对民营企业的集中管控,因为当局仍对私人公司持怀疑态度。

习近平8月16日在党媒《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敦促人们保持“耐心”,并强调需要避免效仿西方的增长模式。

知情人士说,该文发表的时机是有意安排的,习近平2月的讲话现在公布,意在回击国内外敦促中共政府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的呼声,尤其是关于推出面向家庭,而非政府的一揽子财政计划的呼声。

几乎同一时间,8月16日,党刊《学习时报》也发表文章,明确反对向消费者发放现金,称这种方法成本太大,在中国根本不可行。

前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郝福满(Bert Hofman)对《华日》表示,“不愿意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形态,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中国不应建设西方式的福利国家。”

在《求是》杂志202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习近平警告地方政府不要“搞过头的保障”,防止国家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多年来,中共一直不愿扩大医疗福利和失业救济。郝福满表示,中国家庭的现金福利仅占GDP的7%,约为美国和欧盟比例的三分之一。

观察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以及较低的福利保障,导致中国民众消费意愿降低,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以应对潜在的生活危机。

外界认为,北京当局仍会以加大基础设施和其它政府重点项目的支出,以及放松信贷等方式来提振经济。不过,许多经济学者担心这些措施不足以重振中国经济。

关注中国问题的政经评论人士秦鹏在自媒体中分析说,有三个原因决定中共提振经济的梦想最终会破灭。

第一,目前当局的不作为,增加经济风险。中国等待的时间越长,陷入长期经济停滞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许会使中国从全球增长的一个可靠来源变成世界经济的一个风险。中国经济会加速崩塌;

第二,没有了国际合作、良好的关系,闭门造车式的自我发展,会拉大中国经济技术和世界的差距;

第三,这种重视投资、忽视消费的苏联模式,被证明导致了苏联最后在美国竞赛过程中失败了。比如,计算机网际网络,虽然源于美国的军工,但是最终发展壮大、成为世界进入信息化的巨大引擎,就是消费带来的动力。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