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大陆刑事司法越来越“封闭化”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8月01日讯】司法公开是现代司法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司法公正的保障。但是,在中共独裁体制下,中国大陆的司法制度和运行越来越走向“封闭化”,恣意滥用司法权,制造不公。

7月30日,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刑事部负责人郑文鑫的微信公众号“文鑫说法”刊发文章称,大陆刑事司法改革正在走向“封闭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了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司法的倒退。

文章提出,首先是“文件封闭化”。

文章说,几千年来,法律条文公开不仅是共识,更是一种常识,因为法律的特征之一就是可预测性,只有法律条文公开,公民才知道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避免触犯法律。

但现在,中共的司法文件却经常不被公开,比如2023年6月26日中共最高法院印发《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要求该纪要不得在媒体上刊登,又比如2022年2月,中共国家监察委员会会同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在任何公开渠道上根本无法检索到,据中共机构内部有人称,这份文件涉密,不能公开。

文章指出,这些司法文件具有明确的效力,在定罪量刑时适用,但就是不公开,在公开渠道,根本查不到这些规定,“甚是荒唐”。

其次,是“司法过程封闭化”。文章介绍,这一变化是从2018年变的严重的。文章揭示,规定认罪认罚之后,检察院获得了实质上的裁判权,因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原则上法院必须采纳,根据中共两高公开的数据,当前检察院认罪认罚适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而法院的采纳率也高达95%,这就说明,大多数案件都是通过认罪认罚解决的,而不是通过法院庭审解决。

这样,,控辩双方不再是平等对抗的相对方,而是公诉方成为裁判方,中共检察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并且,在实践中,律师申请庭审直播相当困难,法官一般也不同意。裁判文书公开也逐渐变成选择性公开。文章说“有一天,我自己在中国文书裁判网中输入自己的信息,发现原来好多个可以查阅的成功案例现在都查询不到了”,跟刑事案件有关的案子,似乎都被屏蔽了。更甚者是,现在法院经常用各种方式限制旁听。

文章说,司法决策也封闭化。司法案件都由中共的纪委监委说了算,司法机构成了摆设。

比如纪委监委办理的案子,检检察院和法院两家原则上很难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敢轻易改变,甚至在非纪委监委办理的案子中,有的案子法院在判决之前,也要请示纪委监委的意见。

在法院内部,法官无权判决案件,在疑难案子中,是由法院中的审委会的集体决策。而按照中共的规定,律师无权参与审委会,所以,在实质上,在一个案件中,判决结果的做出,辩护人是缺席的,被告人也缺席的。

文章指出,这实质上就成了在秘密法庭秘密审判。

另外,在实践中,一审法院在判决之前,经常向上级法院请示,当事人上诉的权利被剥夺,甚至有的职务犯罪的案子,办案单位限制被告人上诉,直接剥夺被告人的上诉权。

文章举例说,比如内蒙古刘素琴涉黑案,二审法院不小心泄露出来的副卷显示,该案公、检、法三部门负责人早就介入讨论,并认为“涉案特征不明显”“本案确实先天不足”等无罪意见,但最后还是“黑打下去”,制造出一个涉黑冤案。

(责任编辑:李郦)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