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7月01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举行会议,审议有关雄安新区建设的政策。这是习近平上台后主推的重点建设项目,但频传烂尾,主要原因是该计划据称遭到中共内部的各种抵制。
中共党媒新华社6月30日报导,当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会议称,设立雄安新区,是习近平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并强调“紧紧围绕疏解人员利益关切,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持续推进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等等。
会议还称“河北省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雄安新区要履行属地责任,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主动指导服务”,等等。
这是今年5月习近平亲自催促加快在京机构迁入雄安新区后,再次喊话。
今年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考察期间,曾主持举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督促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
当时中共官媒报导,习近平在5月10日的雄安新区座谈会中警告,“不能凭自身好恶,需要搬就得搬。不能名义上疏解,结果回去了。更不能通过在京设立二级单位等方式,边疏解边新增。”
雄安新区是习近平上台以来主推的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4月1日正式设立,被官方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不过此项目启动至今,虽然有大片地区建起了成规模的建筑群,但是被安排迁入雄安新区的各个机关单位、企业、学校都迟迟不动,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变相抵制迁移。
据《河北日报》6月报导,6月7日至9日,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省长王正谱进京拜访中央机构和企业。希望这些部门布局更多项目到雄安新区,并加快现有项目的进度。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曾对大纪元表示,从河北书记进京四处恳求央企、两院入驻雄安新区的情况来看,说明习近平早前要求北京机构尽快搬去雄安的指示在中共内部正遭到抵制,也就是说央企搬迁进度不尽人意。
在这几年期间,雄安新区的建设时断时续,已建成的建筑群绝大多数被空置,大街上空荡荡几乎看不到行人,号称亚洲最大的雄安高铁火车站如今每天仅开一趟车,站外大片的开阔地更是杂草丛生。
陆媒报导,今年3月底,推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座谈会在雄安新区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成为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四所“双一流”高校。
报导称,这四所进驻雄安新区的高校预计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并于当年秋季对外招生,到2035年全部搬迁完毕。
不过4月2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一天发布声明称,该校将实行“一校两区,协同发展”的策略,既保留在北京的原校区,也在雄安建新校区。
美国之音的特约评论员曾分析指,北京当局逆市场而动,仅凭强大的政府意志和行政能力来逼迫北京的各机构搬迁,势必触动许多人的核心利益。初期也许能取得一定进展,但时间一长,被压抑的市场内在规律必然会起来“反抗”,到最后,雄安新区的工程就很可能虎头蛇尾,成为烂尾工程。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此前对新唐人表示,对那些权势者、央企国企的高层来说,北京市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他们怎么会舍得离开呢?搬过去后,就等于是在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大重组、大改写,是旧有的政治利益格局完全被撕破,所以大家都不去,想方设法搞各种方法,来进行回避,搞软抵抗。
王赫认为,这个疏解,到最后会变得非常的血腥,只有靠强制,靠最高层以政治决策,以暴力的方式把大家赶走。这就导致中共官场围绕这个疏解,内斗会非常激烈,所以有好戏看了。
(记者李恩真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