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朝鲜半岛核态势大变 重击中共

韩国总统尹锡悦访美七天,成果丰硕,最关键在于朝鲜半岛核态势的根本性调整。这对中共是一记战略重击。

4月26日,韩美签署《华盛顿宣言》,要点:(一)美国增强对韩“核保护伞”的实效,“(打算)采取措施,通过定期部署战略资产,包括美国核弹道导弹潜艇访问韩国,使我们的威慑更加醒目,这(核潜艇访韩)自1980年代初以来从未发生过”;(二)一旦朝鲜发动核武攻击,会让首尔在美国应急计划中发挥更重要决策作用,包括建立美韩核磋商小组(NCG),类似于美国在冷战期间与一些北约国家就核威慑决定进行的协调,这不仅扩大信息共享,还让首尔在美国武器部署的讨论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三)韩国同意不会寻求发展自己的核武计划。

27日,美军即宣布将派出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进驻韩国。这是40年来首次向韩国派核潜艇,对中共的威胁远超萨德。一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三叉戟D5潜射弹道导弹,有24个发射筒,可携带24枚三叉戟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安装8至12枚W88型核弹头,每个W88核弹头的当量为47.5万吨TNT。如果进驻韩国,这意味着或有192枚核弹头距中国不到600公里。

同日,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Kenneth Wilsbach)上将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披露美国空军正在考虑一项计划,让战略轰炸机在韩国降落,并定期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部署这些飞机。(2016年朝鲜核试验后,美军战略轰炸机曾飞临韩国,但此后似乎不再这样做了。美国轰炸机通常飞越朝鲜半岛,与韩国军队进行联合训练演习,但不在韩国降落,而是返回关岛、夏威夷和其它美国领土。)

由此可见,美韩“加强战略资产在朝鲜半岛的定期可见度”,并“扩大和深化我们军队之间的协调”,不是空言,而是说到做到、说了就做。

当然,这更多是一种战略威慑,不大可能投入实战。但是,这个动作显示了美韩联盟的强大和坚韧。如果中共和金正恩政权继续演双簧搞核讹诈,则不排除美国进一步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可能(美国在欧洲北约成员国有所部署)。

事实上,面对中共幕后支持朝鲜的核敲诈,拥核论在韩国国家安全的讨论中越来越成为主流。芝加哥外交关系协会2022年所做的一项民调显示,71%的韩国人认为韩国应该建造自己的核武器。今年1月,尹锡悦甚至表示,如果朝鲜的威胁“进一步恶化”,韩国可能“引进或建造自己的战术核武器”。

而美国出于全球核不扩散等等考量,即使是自己的盟友,也坚决制止其发展核武器。因此,《华盛顿宣言》强化“延伸威慑”,通过加强对韩国的核保护,换取韩国不走核武道路。

这充分显示了美国的责任感和战略远见。而中共呢?却恰恰相反,为了自己的全球野心和牵制美国,不惜支持朝鲜发展核武器,与朝鲜演双簧玩弄美国和全世界,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里简单回顾一下朝鲜核问题。朝鲜自有铀矿,与前苏联合作研发核能,于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1年冷战结束之际,空前被动的朝鲜主动提出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韩签定《关于半岛无核化协议》,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从中,朝鲜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既阻止了韩国开发核武器的计划,又让美军终于撤掉了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核武器。

但是,这都是套路。朝鲜并没有放弃发展核武,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发生了两次核危机。第一次核危机,朝鲜通过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骗得美国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第二次核危机,中共发起朝鲜问题六方会谈(中朝美韩俄日,2003-2009),结果只是为朝鲜核实验赢得时间(见下表)。

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一度疏远与朝鲜关系,与2011年上台的金正恩几年没见面。但是,在川普政府积极谋求化解朝核问题之际(两次川金会),中共又使劲拉朝鲜,2019年中共党魁时隔14年后再次访问朝鲜。

转机转瞬即逝,朝核僵局持续至今。而且,在中共的支持下,金正恩似乎越来越强硬,不仅第七次核试蠢蠢欲动,而且在2022年创下了试射飞弹的历史纪录(至少发射了92枚弹道导弹和其它导弹),进入2023年频繁试射,包括首次发射远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

在这种情势下,尹锡悦2022年5月就职韩国总统以来,果断调整国策:“亲美”、和日、对朝“先发制人”、调整对华政策等等。尹锡悦这次访美,既是拜登去年访韩(这是29年之后在首尔举行的韩国新总统就任后的首次美韩峰会)的回访,也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后对美的国事访问,更是韩国新国策的启航。

作为这次访美的最大成果,《华盛顿宣言》宣布:扩大美韩核危机磋商、新增美韩军事训练和模拟演习、成立“美韩核磋商小组”机制、扩大半岛周边美战略资产出动。这将深刻改变朝鲜半岛的核态势,无疑是对朝鲜、中共的当头一棒。美国政府誓言朝鲜的任何核攻击都将“导致”金氏政权的“灭亡”,不仅是中朝双簧的破产,也是美国给中共划出的底线。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